脚底涌泉位置在哪图片

1.脚底的涌泉穴在什么位置,最好有图 。谢谢

脚底涌泉位置在哪图片

文章插图
穴位:涌泉 位置: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与2/3交界处,足趾跖屈 时呈凹陷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 。
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 。
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咽喉肿痛、 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 。临床对此穴研究颇多,更扩大了该穴的主治范围 。祖国医学认为,涌泉穴是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位足掌心,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第3趾趾缝头端与足根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涌泉穴止于俞府穴 。
主肾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 。经常按摩此穴能起到镇静安神、疏肝明目、健胸壮骨的作用 。对防治高血压、头顶痛、眩晕、耳鸣、心悸、咽候疼痛及足部痿弱无力、麻木浮肿、下肢痉挛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等均有疗效,对治疗足心热、失音也大有裨益 。《幻科推拿秘书》:“揉涌泉久揉亦能治眼病左擦止吐,右揉止泻” 。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刺激涌泉穴,能使局部神经末稍的敏感性大大增强,使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糸统得到调节,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腿脚强健有力,灵活,有助于醒脑提神加强记忆 。
1、推涌泉,既用拇指面向足趾推 。推涌泉能引火归元,退虚热,主要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等症 。
2、揉涌泉,用指端揉 。能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 。
3、擦涌泉,用手掌紧贴足心,快速用手擦发热为止,两足交替进行能起到自我保健作用 。涌泉穴与养生 涌泉穴养生法由来已久 ,宋代在民间就已盛行 ,《苏东坡文集》中有这样的记载 :闽广地区很多人染有瘴气 (疟疾 ),有个武将却多年安然无恙 ,面色红润 ,腰腿轻快 ,后来人们发现 ,他每日五更起坐 ,两足相对 ,热摩涌泉穴无数次 ,以汗出为度 。
之后 ,很多人仿效此法 ,不仅很少得病 ,而且有多年痼疾的人也不治而愈 。涌泉穴养生治病的方法很多 ,有用药物烘烤 ,有用灸炙 ,也有用膏贴的 。
,用一手握足趾
,一手摩擦涌泉穴 ,至足心发热止 。常用此法可使中年人步履轻捷、足胫强健 ,并可促进睡眠 ,使大小便通畅 。△火烘涌泉法 :用中药川乌 (或草乌
)100克 ,樟脑
10克 ,共研为细末 ,用醋调制成弹子大小 ,置于足心 ,足下放微火烘烤 ,温度以人能耐受为度 ,用衣被围住身体 ,使汗出如涎 ,即生效 。此法可治足、膝等关节风湿疼痛 。△灸涌泉穴法 :穴代《扁鹊心书》指出 :“涌泉二穴 ,在足心宛中 ,治长年脚气肿痛 ,或脚心连胫骨痛 ,或下肢腿肿 ,沉重少力 。
20~ 30分钟 ,每晚临睡前灸一次即可 。△灸涌泉穴引火法 :吴茱萸
30克 ,研为细末 ,加面粉
15克 ,用米醋调成糊 ,贴敷于涌泉穴处 ,用纱布裹住
,一日一换 ,可治手足厥逆之证 。若患者阴虚火旺 ,咽喉肿痛 ,可用中药附子一个研为细末 ,用米醋调成膏 ,贴于涌泉穴上 ,可引火下行 。参考资料: http://www.north24.com/life/3/20060217/7647471156603.html
2.涌泉穴在脚的哪个位置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