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小雨点教案反思( 二 )


(一)讲解规则:幼儿分成两组 , 各组轻声商量好要出的拳 , 听到老师念完“石头剪刀布”后两队同时出拳 , (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赢队派一名代表抽卡片 , 输队根据抽出的卡片内容进行仿编歌曲 。
教师讲解完游戏规则 , 再进行示范 , 让幼儿理解游戏玩法 。
(二)幼儿游戏“石头剪刀布”
1.第一遍游戏 , 教师除了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外 , 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进行创编 , 如小雨滴落在了哪里?这里有谁想和小雨滴交朋友?它会乐得怎样?(教师将抽到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全体幼儿根据创编的词语唱歌曲 。
3.再次游戏 , 赢队抽卡 , 并将卡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 和幼儿一起演唱创编的歌曲 。
(2遍)
4.完整演唱创编的歌曲四、结束活动 , 简单点评 。
今天小朋友不但学会了唱《小小雨点》的歌 , 而且还带小雨点去了不少新的地方 , 编了新的歌曲 , 下课后可以再想想:小雨点还可以去哪些地方?编出更多好听的新歌 。
律动《小小雨点》走出教室 。
活动反思
一、活动设计的来源本次活动是基于歌唱教学活动研讨后 , 尝试自行设计和进行教学的一次活动 。在活动设计之前 , 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歌曲《小小雨点》、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 个人认为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欢快而活泼的 , 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 虽说一首歌有三段 , 但旋律和歌词有一定的规律 , 很好掌握和理解 , 如果将这首歌曲单纯从学习新歌作为活动目标放在小班进行教学 , 未尝不可 , 但显得太平常 , 于是 , 为了让一节课更加饱满和丰富 , 我从歌词极具可创角度出发 , 将创编歌词作为目标之一 , 设计适合于中班年龄幼儿的一次歌唱活动 。
二、环节安排的目的活动设计主要围绕感受音乐、学习歌曲、唱好歌曲、创编歌词这几方面进行 。首先 , 为了让幼儿建立对歌曲的完整印象 , 我将感受歌曲放在了第一环节引入部分 , 这样不但孩子能完整感受歌曲 , 而且能引导孩子进入音乐活动状态 , 还节约了课堂时间 。在学习歌曲部分 , 以先分段学习再完整学唱的形式进行教学 , 帮助幼儿从理解歌词 , 到逐步熟悉和掌握歌曲旋律 。
在引导幼儿唱好歌曲(也就是怎样表达歌曲的情感)方面 , 首先从引导幼儿感受小雨点落下来的状态(轻盈、模仿”沙沙沙沙沙”的声音等) , 以及从花儿、鱼儿、苗儿表现方面激发幼儿理解歌曲情感 , 提醒他们用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
当然 , 本次活动的目标之一——创编歌词环节 , 借助于“石头剪刀布”进行抽卡游戏 , 将创编歌词的环节很自然地融入于游戏中 , 不但有趣 , 重点还吸引和激发幼儿参与创编的热情 , 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而活跃 , 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三、教学手段的运用
1.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 掌握歌曲规律 。在掌握新歌\方面,首先要理解歌词 , 活动中 , 教师按“小雨点落在哪里”的先后顺序向幼儿提问 , 再根据幼儿的答案出示对应的图片 , 同时有意识地按照歌曲的规律排列图谱 , 从而简洁明了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顺序 , 记住歌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