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爬山呢 爬山注意事项和技巧有哪些

编者按:作为一项经典的运动方式,爬山被认为有益健康,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全身机能 。时下,正是春暖花开好时节,此时,与家人朋友结伴,一起赏花踏青,或者爬爬山“登高望远”,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爬山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如何科学地爬山呢 爬山注意事项和技巧有哪些

文章插图
爬山前准备
爬山前,需要提前做好爬山攻略,了解天气情况,备好雨具;尽量选择熟悉、人较多的爬山路线,并且最好是在上午上山 。
爬山途中风较大,戴好帽子、穿长衣长裤长袜子,保暖的同时还能阻挡紫外线,防蚊虫叮咬 。
爬山对踝关节、趾关节、足底筋膜、软组织的磨损较大,所以应该穿舒服合脚的鞋子,避免穿有跟的鞋或松糕鞋,减少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症状的发生 。
除此之外,还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登山杖,登山杖能够帮我们减轻关节的压力,减少关节的磨损 。
携带足够的饮用水、食物;最好选择重量轻、体积小、方便食用、热量高的食物,例如巧克力、能量棒等等,以免出现体力不支、低血糖等情况 。
除此之外,还需要带一些基本防护品,如创可贴、酒精棉签等 。
如何科学地爬山
1. 热身活动
登山前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下肢的热身运动,如屈膝及活动脚踝等 。刚开始要慢速,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步加快速度,但是不能过于剧烈,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
【如何科学地爬山呢 爬山注意事项和技巧有哪些】2. 爬山动作
在上山时,步伐尽量迈小,脚不要抬得太高,膝盖尽量不要超过脚尖,放慢速度;前半身向前上方倾斜,弯腰收腹,稳步踏地前进;采用全脚掌着地,稳定性更高的同时也使用了更多的大肌肉来支撑身体,不易疲劳 。爬山的节奏一定要控制好,不要着急登顶、与同行人攀比,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
在下山时,步伐同样要尽量迈小,上半身微微凸腹屈膝,重心稍向后移,另外注意收紧腿部肌肉,给下山的每一步一个缓冲,等前脚站稳了再把重心移过去,不宜用膝关节旋转来代替足底转弯,这样可以减小对膝盖的冲击和伤害;当下山时遇到坡度比较陡的山坡时,可以侧身小步下山,以减轻膝盖压力 。
3. 牵拉
爬山结束后,一定要进行肌肉的牵拉,避免第二天的肌肉酸痛和因爬山引起的关节不适 。
小贴士:爬山注意事项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关节损伤、不常锻炼的老人、过度肥胖人群不适合爬山运动 。
(2)爬山途中出现气喘,立刻在原地停歇,深呼吸,直至呼吸恢复后,再慢速前进 。
(3)野外遇到受伤的情况时尽量遵守以下原则:原地休息;冰敷受伤部位;采用损伤包扎的方法进行按压止血;抬高伤肢 。
(4)春季爬山虽然能强身健体,但也不宜过多,一周1-2次为宜 。
(5)中老年朋友可以在爬山时选择一根适合自己的登山手杖 。手杖会在登山时大大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同时扶住手杖的上臂部位还能分担腿部的负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