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歌( 三 )


可以激发宝宝的愉快情绪 。
如果为了让宝宝学说话,妈妈就将儿歌说得慢一些,让宝宝看着你的口型,吐字清晰,宝宝听了会逐渐学会 。当宝宝说不全时,也没关系,妈妈可以先说出前一句,然后让宝宝接下一句,或者接最后一个字 。逐渐宝宝就都会说了 。当宝宝某个字发音不清楚时,要尽量纠正,将每个字说清楚 。
2.儿歌是什么形式?
我国儿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 。他们至今仍是儿歌作家们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借鉴的形式 。
(一)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 。
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它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 。印度作家泰戈尔认为:“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据的力量 。”(泰戈尔《我的童年》)可见摇篮曲中饱含着长辈对下一代的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 。
生活中的摇篮曲,或是流传多年的传统儿歌,如印尼民歌《宝贝》等;或是由诗人编创的,如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摇篮曲》等;或是吟唱者的即兴创作,如四川的、《觉觉喽》等 。但创作的摇篮曲一般都有明确含义,而且讲究艺术技巧 。例如,陈伯吹先生的《摇篮曲》:“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 。
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宝啊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蓝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全首儿歌分三小节,每小节都渲染一种静谧的氛围,但有变化有递进 。风越来越小,四周越来越静谧,摇篮中的孩子正在悄然睡去 。其间流溢出一种温馨的母爱 。
摇篮曲的特点是:音调柔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

(二)游戏歌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儿歌 。
游戏歌的种类很多,有成人帮助儿童认知或逗耍孩子的儿歌,也有相当数量的是幼儿玩耍时诵唱的儿歌,像《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跳绳歌》等,都是两个以上幼儿的游戏歌,它们不仅可以统一游戏动作,而且也强化了游戏本身的娱乐性 。
游戏歌的形式也极富变化,在儿歌中占的比重也大,是儿童口头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儿歌 。它的特点就在于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
由于儿童游戏是社会现实的一种独特的反映方式,游戏儿歌就必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地域特色 。它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多彩 。

(三)数数歌
数数歌是以适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描写来巧妙地训练儿童数数能力的儿歌 。它把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起来,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 。它将数字教学、知识教育包融在有趣的形象描述之中,使儿童由此逐步学会概括和抽象 。
在数数歌中,有的是教儿童认识数序的,如传统儿歌《一二三》: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
有的数数歌不仅培养儿童的数序观念,还训练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传统儿歌《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是随着蛤蟆数目的增长而成倍增长的 。因此,不仅可以训练儿童的初步运算能力,而且还起到训练儿童思维敏捷、准确表达语言的作用 。有的数数歌既有数,又有其它方面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