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鱼这个主食谁点的

1.藏族的主食有哪些?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 。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汉语:炒面)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 。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 。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 。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 。
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 。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 。
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 。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 。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 。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 。茯茶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 。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 。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 。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 。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 。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 。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 。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 。
一般藏族群众早上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 。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
【王多鱼这个主食谁点的】藏族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 。
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是藏族的饮食习惯 。
2.藏族人民的主食是什么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 。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 。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 。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 。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 。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 。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
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 。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 。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 。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