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干咳嗽怎么快速好

1.嗓子一直干咳怎么办?

嗓子干咳嗽怎么快速好

文章插图
入冬以来,随着暖冬的到来,加之河南的风沙较大,雨水偏少,气候干燥,临床上很多人出现了口干、鼻子干、嗓子痒、咽痛、干咳、鼻出热气,眼睛干涩,口唇疱疹、口唇干裂等症,有的打针、吃药消炎、抗病毒治疗,花了几百块钱,虽感冒症状好了,但咽痒、干咳始终不消失 。为了早日止住咳嗽,有的人还自作主张,使用咳必清、复方甘草片,甚至可待因等镇咳药,也有不少人自已采用传统的办法,用冰糖炖川贝母,或川贝母与生梨一起炖服,结果效果仍不理想 。
那么对此应该怎么办、采取什么办法呢? 大家知道:感冒大多都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这些病毒引起的症状在医学上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既然是上呼吸道,那就不只是鼻咽部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咽喉痛,还常有刺激性的干咳等 。如果继发细菌感染,侵犯气管粘膜,那就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这时咳嗽就会加剧,还有粘痰或黄稠的脓性痰,气管有炎症存在时,刺激着呼吸道不断产生,咳嗽也不爽,常要咳好一阵子才会把痰咳出 。
西医对这种咳嗽的治疗方法是痰,有细菌感染的时候,就用抗菌药物来消除炎症,使咳嗽与痰液自然消失 。痰液的产生本来就是人体排除异物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咳嗽则是为了痰液的排除 。所以,除非严重的刺激性干咳,咳嗽无痰,或咳嗽剧烈影响工作和睡眠,医生才酌情考虑应用可待因、敌咳、咳必清之类的镇咳药,以免破坏这种有益的生理反应 。
如果擅自盲目使用镇咳药,初时咳嗽是减少了,但痰液排出受阻,咳嗽就会迁延不止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高度地和谐统一 。但是,一旦这种和谐的统一被打破,人体就会感到不舒服或生病 。
所以四时气候的变化,四时的生长化收藏
一直都在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不管病毒也好,细菌也好,中医一概称之为外邪 。外邪侵犯人体首先波及到肺,肺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就会引起咳嗽、咯痰 。肺,中医认为是五脏之中的一个娇嫩的脏器,它容不得任何异物,也经不起寒、热、燥等外邪的影响,肺气不利就会出现肺气上逆的症状,如咯痰,甚至喘息等 。所以,中医对咳嗽的治疗方法是,有外邪时应该根据病邪的性质如寒邪、热邪或燥邪,而及早采用温散,或清散、或润燥等治法,总之要把外邪驱逐出去 。
在咳嗽早期(也就是急性期),宜用宣肺药,如麻黄、杏仁、前胡、荆芥、羌活、桔梗等,使外邪或痰液不致滞留于体内,便于排出,咳嗽也就自然停止了 。但如果早期就用收涩止咳药如中药罂粟壳等,就会导致外邪羁留不去,病情缠绵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迎合时下气候的特点,感受外邪多为风、寒、燥邪,而且感受寒邪,很快就会入里化热而表现为耗伤肺阴,或从燥从热化,伤津耗液的症状 ,而引起上面所说的一系列症状 。
一2 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之久的病人,询问病史,多半用过川贝母或者可待因、咳必清等镇咳药 。目前感到胸闷、痰咳不出,咳嗽性质属于咳不爽的“闷咳”,这说明正常的咯痰功能受到了抑制,也可以说是在咳嗽的急性期或者早期用错了药 。这时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就必须重新开始使用麻黄、杏仁、前胡、桔梗、紫菀等开宣肺气、化痰止咳之品,使羁留于体内的外邪或痰液能够排出 。
由于闷咳的病人长时间排痰不畅,痰液滞留在气管、支气管里,或多或少会有些感染,医生往往还要在中药处方里加上一些清热解毒、泄火的药物如黄芩、鱼腥草、枝子、山豆根等;咽腔是气息出入的门户,风、燥、热这些最易伤津耗液的外邪侵犯人体,首先就会引起口干、鼻子干、嗓子痒、咽痛、干咳、鼻出热气,眼睛干涩,口唇疱疹、口唇干裂等症,所以治疗的方药中,还应加一些玄参、蝉蜕、薄荷之类的养阴润燥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