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父亲们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文中讲到,日本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日本、美国、和中国各1000多名高中生,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你最尊敬的人是谁?”日本高中生的第一个选择是父亲、第二选择是母亲;美国高中生的第一个选择是父亲、第二选择是球星、第三选择是母亲 。
中国的高中生呢,他们的父亲和母亲连第十名都没有排上 。也就是说相比之下,在这个调查中,中国的父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还真的没占有什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父亲,这恐怕和中国的父亲们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关系 。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历史上家庭分工历来是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出去挣钱养家、女人在家里打点家务与照看孩子 。在孩子的面前,家长的角色是严父慈母,母亲呵护孩子、父亲管教孩子 。
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都认为,造成这种分工的原因是男性多半具备工具型特征,他们的性格比较粗犷、不注重细节、缺少耐心,但动手能力比较强,再加上体格健壮,所以更适合到外面去谋生 。而女人具备的是情感型特征,她们敏感体贴、感情细腻、对孩子有耐心,所以更适于抚养孩子 。
不过呢,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不再是家庭生活的唯一模式了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抚养子女的事务 。起先这种变化是因为男女平权的社会潮流和家庭经济状况造成的 。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母亲离开家到外面去工作时,抚养孩子的日常劳作变成了需要夫妻双方分担的责任 。在经济不景气、经常有人下岗或者失业的社会大环境里,父亲居家、做全日家务的情况,就更是常见了 。
【谈父亲们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然而在中国,社会上对父亲的期望依然是挣钱养家 。只要能给家人提供足够的温饱,子女的教育则不必参与 。这便使很多父亲们失去了与孩子交往、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也就难怪他们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很高的地位 。
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 。那具体来说呢,父亲对子女的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呢,孩子的体格、发育方面,父亲的影响占有很大的优势 。这是因为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方式与母亲不同 。父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还有游戏,给孩子以强烈的动作和身体的活动刺激 。这种刺激的结果就是促进孩子的体能和感知运动能力 。
其次呢,男性比较擅长的逻辑推理、空间定向和抽象思维,有助于孩子相应能力的发展 。换句话说,父亲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 。经常和父亲在一起读书、探讨的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学业成绩也普遍比较好 。
还有,在孩子的个性发展方面,父亲的作用也不可轻视 。男性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和敢于冒险等个性特征 。有机会经常与父亲交往的孩子,人际关系融洽、从事活动的风格更加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 。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父亲还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父亲为儿子提供做男人的基本模式,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亲也是第一个引导女儿认识男性社会的人 。在与双亲的交往中学习,儿女都可以兼收并取父母的特点,学习如何对待异性 。这对于他们将来的社会性发展和性别角色定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孩子出生以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是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他(她)的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家庭里应该增加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机会 。父亲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接触 。从婴儿早期,父亲就要多抱抱、多逗逗、多喂喂孩子,满足孩子对父爱的需求 。孩子长大一些以后,父亲不妨多陪孩子到户外走走,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各种各样的场合去,练习社会交往和应变能力,学习适应新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