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岁多还在流口水( 二 )


除了小孩,如果成年人在清醒状态下流涎则绝大部分是病态引起的了 。总的来讲,成年人的流涎可分为真性和假性唾液分泌过多两种情况 。真性唾液分泌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口腔炎、咽炎、舌炎、齿龈炎等口腔疾病,假牙不合适引起的刺激;汞、铅、碘、砷以及尼古丁和氯氮平等药物中毒或刺激;脑血管病、脑炎、脑瘫、癫痫、帕金森氏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突眼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妇女等 。
而假性唾液分泌过多,不是由于唾液腺分泌亢进,而是口腔唾液去路受阻所致 。
常见的原因有:食管狭窄或肿瘤、瘢痕等引起通路障碍;口腔、咽喉等部位手术后引起吞咽神经麻痹,导致口腔唾液难以顺利咽下;面神经、舌咽神经以及下颌运动功能障碍 。
当人们睡眠时,各种生理功能普遍降低,如果睡眠姿势不当,压迫一侧面部,使口张开位,也有可能导致流口水,但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 。然而,大部分睡眠流涎却是病理表现,如口腔炎、口腔溃疡、口舌疼痛等的病人,可使唾液分泌增加 。再加上睡眠时由于体位的关系,过多唾液不能下咽,就容易外流 。
4.小孩流口水是咋回事
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 。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 。
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 。
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 。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 。小孩长牙时也爱流口水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 。到小儿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
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 。这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方面发育不好,或口腔内有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须进行诊治 。例如:口腔粘膜发炎时,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会增多,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孩子患感冒、伤风,呼吸不畅时,常用口呼吸,也会导致流口水 。
还有个别孩子,因大脑智力发育不全或有内分泌系统病变,也可表现为流口水,这时应到小儿科就诊 。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可将小粒冰糖放入口内,使其逐渐养成吞咽唾液的习惯 。合理喂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强抗病能力 。改变用力亲吻和手捏小儿颊部的不良惯 。对于流涎的孩子,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擦掉口水 。
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 。保护下颏、前胸皮肤,可垫干净沙布或用围嘴等 。如果唇周、下颌及颈部皮肤已呈潮红,糜烂甚至脱皮者,应常用温水洗净局部,再涂上少许软膏或油剂 。
5.孩子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尤其实在长牙的时候),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黏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 。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
2、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 。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