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岁多还在流口水

1.三岁小孩为什么还流口水?

宝宝3岁多还在流口水

文章插图
建议去医院挂个号看看口腔的生长情况,如果一切正常,那就是小孩子自己不会吞咽唾液 。可以让爸爸教宝宝,因为三岁能听懂话了,而且爸爸有喉结,吞咽的动作幅度大,孩子看的清楚!
#####
流口水,在婴儿时期较为常见 。其中,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则是病理性的,应加以区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好家庭护理 。
已经1岁了,生理性的流口水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自然消失 。
病理性流口水 当孩子患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炎、舌头溃疡和咽炎时,口腔及咽部十分疼痛,甚至连咽口水也难以忍受,唾液不能正常下咽而不断外流 。这时,流出的口水常为黄色或粉红色,有臭味 。家长发现这情况后,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
唾液呈酸性,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口水外流,经常浸渍颊部、下颌乃至颈部皮肤,会使皮肤局部发红、肿胀甚至糜烂、脱皮 。因此,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流口水,家长都应及时用柔软的手巾轻而快地擦去流下的口水,湿衣服也应及时更换,并常用温水清洗孩子的下颌及颈部,局部涂上润肤液,以保护皮肤 。
2.宝宝三岁了,为何还流口水
想预防宝宝流口水,不是没有办法,医生强调,宝宝吸吮发育的黄金期只有一次,错过了可就没机会了,怎么让口水乖乖听话,阻拦口水溢出?妈咪可要瞧清楚 。
1、 喂食辅食:坚守喂辅食的原则,是训练宝宝吞咽能力的最好方法 。从宝宝4个月左右开始,妈咪就开始喂辅食,从泥、半固体至固体的逐渐添加过程中,除可让孩子适应成人的饮食,还可训练咀嚼、吞咽的能力,对宝宝口腔肌肉的运用有绝对的帮助,妈咪千万不要偷懒 。但提醒妈咪应使用正确的喂食方法,以免给宝宝错误的示范,剥夺了宝宝咀嚼初期训练的机会 。
2、 吸吮奶嘴:让宝宝吸吮安抚奶嘴,也是训练吸吮能力的好办法,不过建议妈咪应尽量在宝宝1岁前戒掉,才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 。
3、止涎食谱两款
下面两种食疗方法能使宝宝的口水流得少一些,让妈妈也轻松一些 。
鲤鱼赤豆汤
材料: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 。
做法:将赤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一小时 。
服用:取汤汁分三次喂服,空腹服,连服七日 。
米仁山楂羹
材料:米仁100克,生山楂20克(鲜的更好),水65O毫升 。
做法: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 。
服用:每日服用三次,空腹服,连服七日 。
3.小孩总是流口水怎么办?
首先要搞清楚原因 。据广医二院神经内科的高聪教授介绍,流口水在医学上称为流涎,如果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受阻,都可产生流口水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流涎是出牙前的生理现象,由于将要萌出的牙齿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的机械性刺激,加上口腔浅,孩子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唾液,所以唾液就会常积储于口腔内而自然流出 。随着年岁增大,孩子牙齿萌出,这种流涎会自动中止 。
但如果二三岁以后,牙齿长齐时孩子仍然流涎,家长则要警惕了 。高教授指出,小儿流涎可能是因为口腔内患有各种炎症,如卡他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等均是常见的流涎原因 。与此同时,孩子常会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患有疱疹性咽炎的孩子疼痛异常,也会流涎、拒食及哭闹 。
另外,对于孩子流涎家长还应寻找有无牙齿、牙周、咽喉等处急性病变的发生 。高教授指出,有些小孩周而复始地患口腔溃疡,疼痛常影响他们的饮食,出现流涎症 。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流涎还有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例如我们经常看见一些痴呆儿面带傻相、口角流涎 。这是因为,唾液腺由交感、吞咽神经所支配,主管上述神经的中枢神经受损就会造成流涎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