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也要适当运动

近日,新安县一位新妈妈产后站立、行走困难,经查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医生认为这跟产后卧床不动有很大关系 。专家称,新妈妈出现血栓的风险较高,产后一定要注意适当运动 。

“坐月子”也要适当运动

文章插图
【“坐月子”也要适当运动】 新安县的卫女士今年30岁,三周前通过剖宫产手术,顺利生下一个健康宝宝 。“坐月子”期间,她营养充足,很少下床 。产后半个月,她感到左腿肿胀、站立困难、走路缓慢,尤其是从大腿根儿到膝关节,痛感更为明显 。她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前卫女士正在接受治疗,但由于所用抗凝血药物可能造成婴儿颅内出血,她不能给宝宝喂奶,这令初为人母的卫女士非常难过 。
采访人员从河科大一附院血管外科了解到,在该科室收治的病人中,像卫女士这样产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不少见,且近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
孕产妇为何容易形成血栓呢?该科主任史洪涛介绍,首先,女性在妊娠期,身体里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都会增加,这时血液浓度会比平时高,而子宫逐渐增大容易压住髂总静脉,容易导致血流减慢,这就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其次,80后孕妇营养普遍充足,肥胖和缺乏运动,易造成血流减慢,也更容易形成血栓;再次,近年来剖宫产和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也是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多的因素之一,因为剖宫产尤其是急性剖宫产的胎盘早剥更易引发血栓,而高龄产妇血管弹性降低、血细胞减少、血流减慢,都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
因此,适当运动,均衡营养,对孕产期的母子健康非常重要 。史大夫建议,刚进行过剖宫产的新妈妈,在手术麻醉期过后6个小时,就可以适当进行踝关节、膝关节的活动,每两个小时可活动5分钟,术后第二天就可根据身体情况下地适当走动;在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营养,营养过剩易导致便秘,从而压迫血管,出现下肢血栓 。产妇产后可让家人做适当的按摩,但已经形成血栓的患者,千万不可按摩,因为血栓经过挤压就很容易流动到肺部,危及患者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