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的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三 )


首先是食物构成发生明显改变 。比如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因为乳汁不足或母亲服药避免哺乳期间换用配方奶粉喂养[2]纯母乳/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添加辅食阶段、从乳汁+辅食转为全固体食物阶段,都可能因为食物结构的剧变而导致消化系统不能适应 。比如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在换用牛乳或配方牛乳粉喂养时,可能因为乳脂水解后产生的游离棕榈酸引起肠道内皂钙形成[3] 。
部分婴幼儿可能因为过高的乳糖超出了消化能力而发生腹胀腹泻[4] 。
还有一些患儿对牛乳酪蛋白水解产物BCM-7不耐受而发生肠道炎症反应,引起腹痛腹胀和腹泻 。部分婴幼儿可能因为过高的乳糖超出了消化能力而发生腹胀腹泻[5] 。
另外,季节变化或温度骤变也可能导致消化道功能异常,有研究显示,所以换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也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诱因 。同时,在特定季节,病毒或细菌性腹泻也是婴幼儿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6] 。
消化不良不仅导致食物消化效率低下,还会带来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不予以足够重视,孩子轻则哭闹、影响睡眠,重则影响体格和身心发育[7] 。
婴幼儿消化不良主要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和呕吐 。
这五种症状可以独立或伴随出现 。但是由于婴幼儿还不会说话,难以准确表达症状,所以以下这几点对于宝爸宝妈更有实战意义:
1,食欲不振、哭闹:婴幼儿期的孩子如果没有消化问题,对营养的需求会促使他们吃了睡,睡了吃,不会有拒奶、拒水的情况 。如果不肯吃喝,肯定是肚子不舒服 。如果肚子疼,不会说话的小宝贝只能用哭闹表示 。
2,腹部膨隆,轻拍有鼓音:腹胀往往是消化道内积气造成的 。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鼓鼓的肚子、轻拍类似敲鼓的声音,证明孩子有腹胀的情况 。
3,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总量增多:健康的婴儿便便可以有多种颜色和浓度 。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每天或每两三天有一次大便,新生儿甚至每天都有多次排便,这其实很正常 。那么,既然宝宝排便次数如此不固定,如何判断宝宝的肠蠕动正常还是孩子腹泻呢?从排便次数上看显然是不靠谱了,主要还是看质地、颜色和气味:比平常松散,潮湿;比正常情况更绿或更暗;有难闻的气味;沾血或粘液 。这些都提示宝宝有腹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