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牛奶品质

1.怎么评价奶牛?

评价牛奶品质

文章插图
奶牛的评价一般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功能性状这三个方面进行 。奶牛的生产性能主要是通过个体产奶量、群体产奶量、乳脂率、饲料报酬等方面来表示 。
产奶量最准确的测定方法是将每头牛每天所产的奶称重登记 , 泌乳期结束后进行统计 。也可采用每月记录3天产奶量的方法计算其全月产奶量 。各泌乳月的产奶量累加即为全泌乳期产奶量 。由于奶牛泌乳期长短不一 , 为了个体之间较好的比较 , 采用和305天校正产奶总量两个指标衡量个体产奶量 。
305天产奶总量指自产犊后第一天开始到305天为止的产奶量 。不足305天者按实际产奶量 , 并注明天数;超过305天 , 超过部分不计在内 。
305天校正产奶总量指根据实际产奶量并经过系数校正(即实际产奶量×校正系数)以后的产奶量 。此标准在种公牛后裔测定进行比较时使用 。各乳用品种可根据本品种母牛泌乳的一般规律拟订出校正系数 , 作为换算的统一标准 。也有用个体终身产奶量来比较奶牛的贡献 。个体终身产奶量是母牛在一生中的全部产奶量 , 是该头牛各胎次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之和 。
在奶牛全泌乳期每月测定一次乳成分(乳脂率、蛋白率和乳干物质率) , 将测定数据分别乘以各月的实际产奶量 , 把所得的乘积累加起来除以总产奶 , 即得平均乳脂率、平均乳蛋白率和平均乳干物质率 。由于不同个体牛产的奶 , 含脂率不同 。为了更好的比较 , 在比较不同个体牛产乳性能时 , 应将不同含脂率的奶校正为乳脂率4%的标准奶(FCM) 。
换算公式是:FCM=M(0.4+0.15F) 。式中M为乳脂率是F的产奶量 , F为实际乳脂率 。
现在许多牛场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 , 可以使牛场管理科学化、数据化;建立有效的奶牛育种与良种登记体系;提高整个国家的奶牛群品质 。牛场每月为DHI测定中心提供奶样和牛群基本信息 , DHI测定中心进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 , 为牛场出具DHI报告 , 并将DHI数据作为选择公牛和公牛后裔测定的依据 。牛场依据DHI报告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 , 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 , 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 , 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
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 。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 , 使问题得以暴露 。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 ,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 , 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 , 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
对于牛场或牛群生产性能的比较可用成年母牛全年平均产奶量和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两个指标 。由于奶牛必须有干奶期(停奶牛) , 所以成年母牛全年平均产奶量低于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 。
奶牛的饲料报酬 , 就是每产1千克乳脂率3.5%的牛奶所消耗的饲料量(以干物质计) 。平均消耗的饲料越少 , 其饲料报酬越高 。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表示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可产多少千克牛奶(平均饲料转化率1.4~1.6) , 另一种表示每生产1千克牛奶需消耗多少千克饲料干物质(平均饲料报酬是0.625~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