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季节特征( 六 )


白露是收获的季节 , 也是播种的季节 。富饶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大豆和高粱 , 华北地区秋收作物成熟 , 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 , 进入全面分批采收的季节 。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播种 , 华北的秋种也即将开始 , 应抓紧做好送肥、耕地、防治地下害虫等准备工作 。黄淮地区、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单季晚稻已扬花灌浆 , 双季双晚稻即将抽穗 , 都要抓紧目前气温还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 。
待灌浆完成后 , 排水落干 , 促进早熟 。如遇低温阴雨 , 还要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秋茶正在采制 , 同时要注意防治叶蝉的危害 。
白露后 ,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 , 东北、华北地区9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8月份的1/4到1/3 , 黄淮海流域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年份会出现夏秋连旱 , 对冬小麦的适时播种是最主要的威胁 。华南和西南地区白露后却常常秋雨绵绵 , 平均每2—3天就有一个雨日 , 四川盆地这时甚至是一年中雨日最多的时节 。过多的秋雨对秋作物的正常成熟和收获也十分不利 。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 。秋分这天 ,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 , 阳光几乎直射赤道 , 昼夜几乎等长 。这时 , 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 , 进入了凉爽的秋季 。
"一场秋雨一场寒" 。
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 , 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 , 产生一次次降雨 , 气温也一次次下降 。在西北高原北部 , 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 , 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
秋分以后 ,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 , 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 , 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 , 常常阴雨连绵 , 夜雨率也较高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 ,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南方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
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 , 湿害严重 , 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 。要抢晴收晒 , 理墒防渍 , 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 , 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 , 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 , 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寒露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九月节 , 露气寒冷 , 将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 地面的露水更冷 , 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 , 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 , 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 , 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 , 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
寒露以后 , 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 ,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 , 雨季结束 。天气常是昼暖夜凉 , 晴空万里 , 对秋收十分有利 。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 , 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 。
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 , 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 。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 , 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