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早是怎么回事

1.心脏早博是怎么回事?

心脏房早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定义:早搏(心血管内科)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包括室早,房早,交早)不影响预后,可见于6成的正常人,但如很多(24小时大于3万个)则需要明确原因,如工作压力,心情,抽烟,电解质失衡,内分泌等.解除原因即刻.总体上说几个早搏正常人都会有,无临床意义.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主要是针对器质性心脏病的治疗.改善原发病早搏也自然会改善,如早搏影响到血流动力学改变,则需要治疗.
但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至其他心律失常作用,包括致死性心律失常,用药必须在心血管专科医生的权衡下看有没有必要治疗,权衡利弊后才于谨慎实治.
2.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正常心脏的搏动规则,心搏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脏搏动,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或称期外收缩 。
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它分为室性、房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 。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 。搭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 。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将其分辨出来 。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 。
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 。
早搏在正常人中也十分常见. 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 。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 。但多数人并无不适的症状,或仅仅感到心荡一下,或1次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一下等感觉 。
频繁的早搏,大多使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 。
许多疾病可引起早搏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低血钾、发热等非心脏疾病的病人,会发生早搏 。各种心脏病当然都可引起早搏,但早搏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脏疾病 。在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频繁的早搏,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有心脏病的人,心脏经常有“停跳感”,并有心慌、憋闷、乏力等症状,有时症状和反应更为严重:有的焦虑不安,出虚汗,有的好像心脏向下附或翻出来一样 。
建议:
1.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 。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 。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 。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
2.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
3.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 。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