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早期诊断依据( 二 )


妊娠后血清中Sialyl Tn抗原主要来自母胎屏障被破坏或者胎儿血清中的Sialyl Tn经过胎盘到母体血循环 。羊水中的Sialyl Tn抗原少量进入母血循环,不足以导致羊水栓塞,似乎提示羊水栓塞的发生与进入母血循环的Sialyl Tn抗原量有关 。因此用灵敏的放射免疫竞争检测法定量测定血清中的Sialyl Tn抗原,是一种简单、敏感、非创伤性的诊断羊水栓塞的手段,可用于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 。
在孕产妇死亡后的组织学诊断仍然十分重要,用TKH-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肺组织,发现羊水栓塞或有羊水栓塞样症状的患者,肺血管出现明显的强阳性染色,且这种强阳性染色可被羊颌下腺粘液蛋白完全抑制,表明它具有免疫特异性 。,3. 组织抗凝因子的测定:如前所述,羊水中的有形成分不是引起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而一些体液因子如组织因子样促凝物质、白三烯等在病生理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羊水栓塞 发生后大约40%的病人出现致死性的凝血功能障碍 。组织因子的凝血活性可被抗组织因子蛋白拮抗,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检测母血中的组织因子作为区分其它产科DIC的依据 。,4. 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测定:近年来,对羊水栓塞的发生机理有大量文献报道,认为羊水栓塞的发生是机体对羊水中的胎儿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类胰蛋白酶和其他介质引起机体发生严重的病生理改变所致 。
类胰蛋白酶是一种中性蛋白酶,是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颗粒的主要成分 。Fineschi等用特殊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循环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发现因羊水栓塞和过敏性休克死亡者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都明显升高,两者之间无差异,死于创伤性休克者肺组织肥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羊水栓塞和过敏性休克者,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明用免疫组化检测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可诊断羊水栓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