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什么时候吃盐吃油

1.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吃油盐
宝宝出生后3个月内不要另外加盐 。
3个月内的孩子不加盐,并不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需要盐,而是说母乳或牛奶中含有天然盐分,吃入这些天然盐分即已足够了 。食盐中的钠离子要靠肾脏来代谢,而此时的孩子肾脏功能尚差,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都不及成人,肾小管排泄与再吸收功能也未发育完善,多吃咸食必然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其正常发育 。
3个月后,随着孩子的生长和肾功能的健全,对盐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便应增加摄盐量了 。家长对6个月内的宝宝辅食没必要添加食盐,以清淡饮食为主,让宝宝从小就开始低盐饮食 。
6个月以后,可以考虑适当添加一些,但是食盐量限制在每天1克以下,父母也不要自己先尝食,如果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饭菜的咸淡,又会步入误区,只要每天给宝宝1-2次添加盐的辅食即可 。
1岁以后逐渐增多,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 。
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 。如果夏季出汗较多或腹泻、呕吐时,食盐量可酌情增加 。其实,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 。
高盐饮食对宝宝的5大危害
1、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
2、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 。
3、高盐饮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
4、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
5、高盐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 。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 。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由此使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 。而且,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
2.一周岁宝宝可以吃盐油吗
宝宝的肾脏还没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的钠(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吃盐太多,会损害肾脏,更严重的是会因过多的钾流失而造成心脏肌肉极度衰弱而发生危险 。
口味重给宝宝带来的负面影响宝宝的味觉、嗅觉发育还不完全,虽然有些食品的天然口味很淡,但对宝宝来说会很可口 。口味重会给宝宝带来以下不良影响 。
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吃盐过量,易使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的溶菌酶相应减少,病毒在口腔里便有了滋生的机会,使宝宝患病的几率增加 。

补充: 食盐中所含的钠和氯,是人体内必需的无机元素,可起到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
那么,小儿究竟何时开始吃咸食呢?因母乳、牛乳、奶糕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钠、氯成分,已能满足小儿生理的需要 。而小儿在出生6个月后,其肾脏发育才较为完善,能将进入体内多余的钠和氯等物质排到体外 。根据幼儿这一生理特点,小儿满6个月龄时可以开始吃咸食 。
每日用盐量,一足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超过1克,月龄越小,用量应越少 。
1岁以后可逐渐增加到2克左右 。
2岁以上小儿渐与成人同食,应注意口味不要过重 。用盐量过多,易引起儿童高血压及加重肾的负担 。对活动大、出汗多的小儿,可适当增加食盐用量 。

6个月以后可以少量吃盐,3岁内食物都要清淡,因蔬菜、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氯化钠,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
3岁内不用加太多的调料 。
营养学家建议,1至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1周岁以前以每日不超过1克为宜,3个月后的婴儿可适当吃些咸食 。小儿膳食中应该加食盐,只是尽量避免过多 。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 。建议用“餐时加盐”的方法控制食盐量,既可以照顾到口味,,又可以减少用盐 。“餐时加盐”,即烹调时或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等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