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霍乱和西医有什么区别

1.简述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区别?

中医的霍乱和西医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中医的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
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称“六脏”) 。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
五脏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如《素问
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脏与六腑各自的生理特点,阐明了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所谓“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以保持虚实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 。
唐 王冰注云:“精气为满,水谷为实 。
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 。”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如《素问
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脏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
西医的“脏器”只是一独立的器官,无中医所说的整体观念,纯属解剖学概念 。
2.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联系与区别
1 中医有许多脏腑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由于理论体系不同,两者的概念及其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及生理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别,临床上不可以将两者混淆 。
2
【中医的霍乱和西医有什么区别】一般而言,西医脏器是一个学解剖的实体概念,而中医的脏腑虽然也有一定的解剖学内涵,但更主要的是对其生理病理学概念的综合描述 。如西医的“脾”是指解剖学中的脾脏及其功能,而中医的“脾”却代表了人体大部分的消化器官,除了具有消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外,还兼有造血、管理血夜运行、免疫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 。因此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在概念和生理病理等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别 。
3 中医的某一个脏器功能常代表西医多个脏器的功能 。如中医的“心”除具有西医解剖学中心脏的泵血功能外,还兼有西医神经系统大脑的部分功能,并与小肠、舌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中医的脏器与西医的脏器在功能是不同的 。(魏睦新 杜立阳主编的《中医学》)
3.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各自的理论?
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 国家科技部信息中心研究员贾谦说,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是: 看问题角度不同 中医药学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各部分相互影响 。中医药有宏观准确性,缺少微观精确性;而西医药学则从微观看问题,采用分析法,不把人当成人,而视为各零件的组合,有微观精确性,却无宏观准确性 。
认识论告诉我们,宏观可以统帅、包括微观;微观只能说明和解释宏观,而不能统帅和包括宏观 。因此中医药可以同化西医药,西医药不可能同化中医药 。也可以说,中医药博大精深,再有200年,西医药也赶不上、也理解不了中医药 。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民族自信心 。依靠对象不同 西医给人找病,中医给人找健康 。西医以药为依靠对象,用药对抗疾病,如用药消炎灭菌 。中医则是依靠病人的自我康复能力,虽然有时也用药直接对抗一些疾病,但用药主要是借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而已 。西医是对抗医学,中医是中庸医学 。毒副作用问题 西药是纯而又纯的单体,结构清楚,作用靶点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