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如何自我保护

1.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教育

幼儿如何自我保护

文章插图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w w
w.5y K J.Co m
《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第二条目标是: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 , 学习保护自己 。确实 , 幼儿园的安全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实施保教育工作的基础 。同时 , 安全维系着幼儿的生命和健康 , 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可以成功减少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 使得幼儿健康安全地成长 , 这是每位家长及老师的心愿 。
一、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应说使孩子不但知其然而且还应知其所欠然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差 , 生性活泼好动 , 对外部世界非常好奇 , 喜欢摸摸碰碰 , 好模仿 , 好探索 , 还不能意识到有些活动带来的危险 ,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老师不要只给孩子订下种种规矩 , 限制孩子的行为 , 更重要的是 , 向孩子说明不允许他这样做的原因及这样做的后果 , 因为过度生硬强制的禁止反向会引起他们尝试的冲动 。
如果我们详细而耐心地向孩子讲解:不要把手指放在门缝里 , 否则 , 别人一推门就会夹伤你的手指 , 拿小剪刀或尖利用品时尖的应向下 , 这样可以避免碰伤别人 。
一旦孩子明白这种行为的危险性后果 , 他就不会贸然尝试了 。因此有必要教给孩子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在我们的生活与环境中 , 到处充满着威胁孩子安全的因素 , 首先是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如上下楼梯时的安全;进餐时的安全;盥洗时的安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自由活动时的安全;动手操作时的安全;家庭中的电源线路、各种电器、榔头、小刀等工具、热水瓶、灭蚊用品药品及至室的摆设、悬挂的物品;马路上行驶的车辆、下水道、江河湖泊、水渠水井等 。
幼儿食品中如吃果冻的不当 , 食物的重复劣质等等 。除了极力消除可能导致几条意外受伤的隐患外 , 老师还要教育孩子学会避开潜在的危险 。因此老师应教育给予孩子有关的安全常识 。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两脚分开如让孩子知道用过的电熨斗 , 电热棒以及刚烧开的水会烫伤人 , 不能用手去摸 , 应远离它;对大班的孩子还可以传授一些判断器具凉热的方法(往器具上滴水 , 观察是否冒烟或者垫上毛巾轻轻触摸) , 台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洗;衣服烧着后要迅速洗水或脱掉衣服;教孩子吃东西或喝饮料之前要获得师长的同意 , 切不可以乱吃乱喝;教育孩子学会有形状、辨颜色、嗅气味 , 记商标学方法 , 区分药品和药器;让孩子牢记住交通规则 , 过马路要跟着大人 , 要看红绿灯 , 走斑马线;教孩子记住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还要告诉幼儿不要一个人去建筑工地上玩或去离家(幼儿园)较远或是偏僻的地方玩耍及行走;必要时找警察叔叔帮忙 。
不吃陌生人给的糖果 , 不跟陌生人走 , 注意不要让陌生人摸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女孩) 。安全常识的掌握 , 不仅可以使孩子相对避免一些意外的伤害 , 而且还可以籍此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 为培养孩子的安全行为能力奠定基础 。以上这些安全常识教师可分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理解积极为孩子提供环境条件 , 让孩子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获得自我保护能力;或引导孩子找出危险的物品 , 通过讨论、分析充分培养幼儿的判断力;或借助多媒体故事、儿歌、游戏、谈话树立榜样 , 进行正面引导 , 把幼儿的安全教育贯穿于他们的一些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