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胎儿在妈妈肚里“上大学”


在娘肚里的胎儿能上学吗?这话听起来挺新鲜 , 甚至觉得可笑 , 但是胎儿上“大学”在国外已有20余年的历史了 。
您听说过“胎儿大学”吗?
最早的“胎儿大学” , 是70年代初法国里昂卫生研究所和美国精神生理研究所、体斯顿保健中心等优生优育技术咨询机构创办的 。至今已有许多国家 , 如英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 , 设有“胎儿大学”或类似的对孕妇与胎儿的培训场所 。
接受胎教与没有受过胎教的婴幼儿 , 其智商差距很大 。美国费城一家生理研究所对200多名受过胎教的4-7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 结果发现:受过胎教的儿童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对照组智商要高20%-45% 。胎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 故而人们把它称为“胎儿大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所胎儿大学 。担任教师的有产科医生、心理学家和家庭教育学家 , 入学的新生是妊娠5个月的胎儿 。大学的课程主要是语言和音乐 。
语言课上 , 妈妈用一个喇叭筒向腹中的学生不断地重复言语或者借助一个特殊的麦克风同胎儿讲话 , 同时用手在腹部作各种示范动手 , 与胎儿做游戏 , 如抚摸、拍、推、摇“打嗝”、“笑笑”、“看看”、“尿尿”等 , 并为每一个胎儿取一个动听的乳名 。音乐课上 , 妈妈把一个玩具大琴放在肚子上 , 演奏一连串的音符 , 并选择一些优雅动听的乐曲给孕妇和胎儿听 , 有时还让孕妇唱一些歌曲 。
大学里按时上课 , 按时休息 。经过全程序的一段时间学习 , 胎儿出生时已懂得大约15个词汇和其中的含意 , 并能对这些词汇作出反应 。这些受过胎儿教育的学生一出世 , 便可获得一张文凭和一顶学士帽 。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里也出现了一些胎儿大学 , 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正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胎教的作用 , 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胎教这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 已引起众多医学界人士的兴趣与关注 , 并致力于探索和研究 。我们相信 , 随着人生的第一教育——胎教的广泛普及 , 最终定能达到优生的目的 。
关于胎教
利用第一次胎动:孕妇怀孕到第12-16孕周时 , 胎儿出现第一次胎动 。此时 , 标志着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分化完成;胎儿的听力、视力开始迅速发育 , 并逐渐对外界施加的压力、动作、声音做出相应的反应 , 尤其对母体的血液流动声、心音、肠蠕动声等更为熟悉 。此时 , 胎儿对来自外界的声音、光线、触动等单一刺激反应更为敏感 。若我们借助胎儿神经系统飞速发展的阶段 , 给予胎儿各感觉器官适时、适量的良性刺激 , 就能促使其发育得更好 , 为出生后早期教育的延续奠定良好的基础 。
听觉训练:此阶段胎儿的听神经与听觉系统迅速发展 , 夫妇双方或孕妇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段时间 , 有意识地对胎儿进行相应的听觉训练 , 例如:可以给胎儿播放优美抒情的乐曲、把胎儿作一个听众 , 与他聊天、讲故事、朗诵诗歌 , 尤其未来的爸爸可以与孕妇体内的胎儿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刺激胎儿的听觉发育 , 而且对孩子未来的听力很有帮助 。
为胎儿选择胎教音乐时 , 应避免高频率音乐对胎儿听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