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怎么坐月子( 五 )


1. 洗头时可用指腹按摩头皮,洗完后及时擦干,再用干毛巾包一下,避免湿头发挥发水分带走大量的热量,使头皮血管受到冷刺激后骤然收缩引起头痛 。头发未干不要结辫、睡觉 。
2.虽然产后头发较油,但不要用刺激性较强的洗发用品 。
3.勤用木梳梳理头发,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脱发 。
4. 如特殊情况不能水洗时可准备一块干净的纱布,用酒精蘸湿纱布,将湿的纱布套在梳子上,这样梳头发时就可以同时清洁头皮的脏污油腻 。
六、营养要均衡,果蔬不可少
坐月子应吃些营养高、热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 。产后多虚多瘀,应禁食生冷、寒凉之品 。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 。产后失血伤津,冬季多阴虚内热,所以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以免引起便秘、痔疮等不适,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
即使冬季,蔬菜、水果也不可少,因其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 C 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 。
一些体质虚寒的新妈妈冬天吃水果可能会引起不适,可以将这些水果切块后,用水稍煮一下,连渣带水一起吃 。
七、补充营养同时别忘了补钙
怀孕后期以及产后
3 个月,新妈妈体内钙的流失量较大 。加之北方天气寒冷,在冬季坐月子不可能开窗晒太阳,这样就不利于钙的合成和利用 。哺乳期的母亲每天分泌约
700 毫升的乳汁,平均每天丢失钙约
300 毫克 。如果妈妈体内缺钙严重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常见的有小腿抽筋,下肢浮肿,腰背酸痛,牙齿松动,倦怠乏力等,重者会导致身材变矮、骨盆变形,走路摇摆如“鸭步”,严重影响人的体形 。尤其产后妈妈还要担负哺育婴儿的重任,妈妈缺钙会减少母乳喂养婴儿钙的摄取,影响婴儿牙齿、头发和骨骼的正常发育 。
哺乳期一旦母体钙代谢出现负平衡,而产后又不注意补钙,不良状况可延续到分娩后2 年,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远 。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天适宜钙摄入量为1200毫克,而食疗是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含钙高的食物有芝麻酱、菠菜、韭菜、莴苣、蘑菇、动物肝脑、鱼类和动物骨汤、牛奶等,可注意摄取 。另外,产后继续补充一些高钙的孕产妇奶粉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南方如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区冬季较为暖和,近中午和午后无风时可适当开窗晒晒太阳 。
八、坐月子也须劳逸结合
新妈妈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各种器官要回复原位,子宫要排除恶露,因此,产后需要适当的运动 。活动能使人的气血流通,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 。卧床过久,会导致倦怠乏力,不利于淤血的排出 。如果淤血长期停滞在子宫内,可出现恶露不下、恶露过多或产后腹痛,严重的还会引起腹中包块 。所以说积极的“坐月子”不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呆上1个月,而是卧床休息与适宜的活动锻炼相结合 。
分娩次日就可以在床上翻身,半坐位与卧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边和房间内走动,并练习产后体操,以便尽早恢复体形,同时也可减少便秘 。月子里新妈妈睡眠应保证每天10小时,有助于乳汁分泌 。
九、、放松心情,赶走产后抑郁
因身体、心理和角色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月子里常常会出现一些负性心理反应 。尤其冬季,天气寒冷、阳光不足,产后抑郁症较易发生 。其表现为孤独无助、委屈伤心、疑虑烦躁、生活懒散,甚至精神呆滞……对此,我们建议:产前学习一些产褥期知识;产后尽早地活动,恢复自己原有的兴趣;家人、亲人多给予产妇一些心理疏导,将是减少月子里忧郁症的有效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