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的养育能否相同

人们很清楚女孩和男孩的能力有些不一样:女孩情绪化和善于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丰富;而男孩则擅长抽象思维 。看来,我们老公的理性不仅仅是由于大脑思考的方式不同,还因为他们在摇篮中就得到了这种鼓励 。
游戏,一个严肃的问题!
小心,我们可不能拿游戏开玩笑!许多父母好像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玩与其性别不符的游戏 。
一位女研究者观察了24位20~24个月的儿童 。她发现了什么?当小男孩要玩娃娃时,他的父母会非常强烈地干预,甚至要惩罚他;而且爸爸往往表现得更为严厉,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的混乱 。
一般来说,男人好像更执著地追求遵守有关性别角色的文化标准 。而对女孩,父母则比较灵活,允许她进行一些并不是十分女性化的活动,但同时,也还是倾向于引导她玩女孩的游戏!
另外,父母和教育者在游戏中,更倾向于鼓励男孩独立自主,而对女孩则侧重依赖关系 。虽然因为家庭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父母的态度也或多或少地不同,但这确实是普遍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观察表明,在孩子2岁的时候,父母所表现出的对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态度最明显 。
一切为二的世界
面对这一切,婴儿怎么想?他察觉到父母对其传递的性别信息了吗?如果他听到了这些信息,他是否能明白?
想找到答案并不容易,当孩子还没有掌握语言时,我们无法直接给他提出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观察 。研究发现,婴儿从7个月起,就能够区分照片上的女人脸和男人脸 。另外,婴儿完全可以区分女人的声音和男人的声音 。他刚刚发现世界上是有两大组人构成的:男人和女人!
那么他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现在不要问得过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可能还有一步要跨越,那就是他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 。如果把他放在镜子前面,他会以为对面有另外一个婴儿 。他根本不会想到面对的是自己的映像 。等能够肯定了自己的基本身份后,他就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感兴趣了 。
研究人员发现,1岁左右的婴儿对同自己性别相同的孩子和大人尤其感兴趣 。他们更专心地看着这些人,并试图同他们接触 。对同性的关注大概能够表明1岁的孩子已经具有性别的归属感了 。这个假设在孩子18个月时得到证实 。
【男孩女孩的养育能否相同】18个月的孩子知道他该如何表现以符合自己所处“性别组”的习惯 。如果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的引导和压力下自己选择玩具,小女孩更喜欢选择女孩的玩具,小男孩更喜欢选择男孩的玩具 。我们可能由此说,他们百分之百地接受了周围人给他们的性别信息 。
我是女孩,我是男孩!
到2岁左右,当被人问起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能够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
从2岁起,人们发现这些小萝卜头非常主动地做出符合对自己性别的文化模式的行动 。小男孩竭力地模仿爸爸,小女孩则更多地模仿妈妈 。如果让他们自由地选择游戏伙伴,他们会更喜欢找同性别的孩子:女孩找女孩,男孩找男孩 。
在集体中,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当着别的小伙伴的面玩不符合自己性别的玩具的 。人们发现,在这一点上,父母并不是唯一“施加压力”的人 。
六七岁的孩子,保持着明显的性别行为:因为他们在智力上还没有坚信自己一生都将是男孩或者是女孩 。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幼儿园的女孩会要带花边的裙子,想穿妈妈的高跟鞋,而小男孩在红毛衣前会愤怒地大叫 。通常情况下孩子会有服装来确实定性别的区分,让自己有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