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叹气”当心患心肌炎

春雨霏霏 , 天气忽冷忽热 , 各种病原体容易孳生繁殖 , 近期患上病毒性感冒的小朋友也逐渐多起来 。专家提醒说 , 有部分“嗜心性病毒”特别喜欢侵犯小儿心脏 。

孩子爱“叹气”当心患心肌炎

文章插图
若孩子患了感冒 , 除了有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外 , 还有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气促等迹象 , 甚至无缘无故地出现叹气样呼吸 , 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 。因为 , 这类患儿有可能合并有病毒性的心肌损害 , 严重的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
●有些孩子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叹气样呼吸 , 这可能是小儿心肌炎特有的早期症状 , 家长应特别留意 。
●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悬殊 , 轻者可无症状 , 有时会突然加重危及生命 。所以 , 早期排查、诊断及干预是治疗的关键 。
现象
初春病毒性感冒患儿增多
近期患上病毒性感冒的小朋友逐渐增多 , 有些患儿会出现叹气样呼吸 , 即中医所谓的“善太息”  , 若孩子患了感冒 , 除了有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外 , 若无缘无故出现叹气样呼吸 , 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 , 因为这可能是小儿心肌炎特有的早期症状 。中医认为 , “善太息”多由于气机不畅所致 , 在早期心肌炎患儿中 , 往往可能表现出通过深吸气来缓解胸闷的症状 。这类患儿有可能合并有病毒性的心肌损害 , 严重的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
一般来说 , 病毒性心肌炎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 约有半数患儿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史 。部分患者由于症状不典型 , 仅表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 , 所以容易造成漏诊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气促等 。因为年龄较小的幼儿或婴儿自己不会说胸闷、胸痛 , 家长要注意观察 , 如果孩子感冒后出现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头晕、呕吐、甚至昏厥 , 心跳过快 , 需马上到医院就诊 , 排查是否患上病毒性心肌炎 。
治疗
黄芪虽养心 , 入药需慎重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 , 治疗上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及不同病程辨证论治 。益气养心的黄芪一向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最为人所知的中药 。有些对中医药常识一知半解的家长会提出要给小儿用此味药 , 但他认为不应提倡不加辨证对所有病人都加用黄芪 , 尤其是儿童 。因为黄芪是甘温补气的药物 , 而小儿体质多偏热 , 有可能造成“火上加油”的反效果 。但对于虚证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 如使用得当 , 确能起到养心扶正的特殊功效 。而西医在治疗上则常用抗氧化剂及各种营养心肌药 , 如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磷酸肌酸等 。
对于患上病毒性心肌炎的小儿 , 休息是相当重要的 , 而剧烈运动和疲劳可使病毒更加有机可乘 。一般来说 , 多数心肌炎患儿的预后良好 , 若治疗及时 , 数周或数月后可痊愈 。但对于心脏增大者 , 应该卧床6个月左右 , 有心功能不全者 , 应绝对卧床休息 , 以减轻心脏负担 。恢复期间 , 也应继续限制过度活动 , 待病情稳定 , 再逐步增加活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