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针打的什么药物

1.封闭针主要有那些药物组成?

封闭针打的什么药物

文章插图
封闭针
骨科医生每天要和疼痛病患者打交道 。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腰肌劳损、腰椎棘上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各种滑囊炎等,甚为常见 。它们的发病机理不完全一样,却也有共同的病变,即软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对此,医生常常选用封闭疗法,也就是打"封闭针" 。
但有的病人一听说打"封闭针",就皱起眉头,连连摆手,不肯接受 。究其原因,原来是他们听说打"封闭针"只能暂时减轻疾病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病 。另外还怕打了"封闭针"后,从此老是要打,停了就不行 。此外,还担心副作用大 。
这些病人并不少见,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我们不妨从头说起 。
所谓封闭疗法,通常就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强的松龙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因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 。肌肉、关节、筋膜、肌腱以至椎管内等处都可以进行封闭注射 。所用的强的松龙,还有同类药物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属于激素类 。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制造并能产生生理效应的活性物质 。它的种类很多,如性激素、甲状腺素和胰岛素等都属于激素 。但在医生之间似有一种不成文的约定和默契,如不特别指出××激素,则激素即指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考的松类物质(又简称皮质激素) 。其人工仿造产品,作用大致相似,也同样称呼 。它们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们是形形色色过敏的克星;又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用于因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 。在临床医学的每一个专科里,它们都受到医生的青睐 。
骨科医生看重它们用以治疗以上提到的各种疼痛病症,主要是利用其抗炎作用 。它们能够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害 。同时使用的普鲁卡因(又称奴佛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拔牙、做小手术时局部麻醉就是用的它,它可以缓解疼痛,增强效果 。有时也用它的同类物利多卡因,作用差不多 。
打过"封闭针"以后是否老是要打呢?我们知道,这类激素并不存在成瘾性 。但长期应用可产生习惯性及依赖性 。习惯性是由长期反复使用激素来缓解症状,形成条件反射,停药后即感到难受或恐惧,此时给少量激素后,症状便迅速消失 。依赖性是某些疾病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完全控制或部分缓解,突然停用激素或较快地减少剂量,原病即复发或者恶化,出现所谓"反跳"现象 。
这两种情况均在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激素后才可能出现 。骨科应用封闭疗法,一般根据病情封闭一次或几次 。每次间隔7~10天,一般连续不超过3~4次 。如需继续注射,间隔时间很长,所用的剂量也很小 。所以,自从推行这种治疗方法以来,很少有"老是要打"的现象 。
打"封闭针"时疼痛明显,这是患者不愿意接受的主要原因;以及以后的1~2天,局部疼痛可能略有加重,这些与药品刺激、局部压力增高有关,很快就会消失 。
皮质激素与其它所有药物一样,存在副作用 。如向心性肥胖,体形改变,皮肤多毛,甚至使女性患者长出胡须;并可导致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还可加重胃肠溃疡,诱发高血压、精神病、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但这也是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后才出现的现象,一般短期的局部封闭治疗,不会引起这些反应 。为了安全起见,医生对于患有较重的高血压、胃肠溃疡、糖尿病、精神病等病人,总是慎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