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慎用”药品5大原则


我们常常会在药品的说明书里看到“孕妇慎用”这四个字,而几乎所有的孕妈妈都会将这四个字奉如圣旨 。但是,是不是孕妈妈吃了这些药,就一定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呢?“孕妇慎用”的药就一定是孕妈妈的禁区吗?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孕妇慎用”就等同于了“孕妇禁用” 。事实上,在医学领域里,只要是没有在孕妇身上做过试验,或者是没有对孕妇和常人进行过对照研究的药品,在原则上都会写上“孕妇慎用” 。
没有一个孕妇愿意冒着伤害胎宝宝的危险来提供自己做医学实验,因此许多药品都会有“孕妇慎用”的字样 。所以,以后当你再看到这四个字,不要太过于紧张 。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慎重”对待这些“孕妇慎用”的药品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动物和人类所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畸危险,将其分为5类,称为药物的妊娠分类,简称FDA分类 。可供孕妈咪们参考 。
第一类:早孕期用药,经临床对照研究未见对胎儿有损害,其危险性极小,如多种维生素 。
第二类:动物实验中未见对胎儿有害,但尚缺乏临床对照研究;或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对胎儿有损害,但临床对照研究未能证实 。
如一些抗生素、青霉素族、头孢类等 。
第三类:动物实验中发现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在人类还缺乏充分证明或动物实验中亦缺乏充分的对照研究 。如阿司匹林等 。
第四类:有证据表示对人类胎儿有危害,但临床非常需要,又无替代药物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 。
如一些抗生素、激素类药物 。
第五类:对动物和人类均具明显的致畸作用,其危害性远超过其可能获得的任何有利效果,这类药物在妊娠期禁忌使用 。如抗癌药物、避孕药等 。
“孕妇慎用”5大原则——
原则一、随意用药很危险
【“孕妇慎用”药品5大原则】药物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有病不用,孕妇因为疾病同样会影响胎儿,更不能自选自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已证明对胚胎与胎儿无害的药物 。
原则二、可用可不用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尤其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能不用的药或暂时可停用的药物,应考虑不用或暂停使用 。
原则三、副作用越小越好
当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就考虑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 。
原则四、避免联合用药
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不用比较新的药 。
原则五、结合孕周用药
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持续时间 。坚持合理用药,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 。
最后一个原则要求结合孕周用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胎宝宝各个器官的成长与药物影响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时间用药对胎宝宝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 。基本的原则是,胎宝宝越大,药物影响越小 。
受精前到妊娠第3周——基本无影响
受精前用药是没有影响的,受精后的2周内,如果受精卵受到药物影响,会在着床前自然淘汰、流产 。属安全期 。
妊娠3周到第7周末——最敏感
胎儿的中枢神经在这个时期形成,心脏、眼睛、四肢等重要器官也开始形成,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属“致畸高度敏感期” 。细胞分裂加速,因此收到药物的影响也最大 。
妊娠8周到第11周末——不可大意
这同样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 。但主要是手指、脚趾等小部位的形成期,因此对药物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前三周那么大,但是用药时还是要慎重对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