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低血压的危害( 二 )


3.继发性低血压 。这种类型低血压是某些急、慢性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所以临床上也叫做“症状性低血压” 。显而易见,这类低血压的病因是明确的如慢性贫血、主动脉狭窄、心肌病、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结核病等,以及长期卧床造成的营养不良等,都可以引起慢性低血压 。
二、低血压的治疗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低血压进行治疗 。若是继发性低血压.就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只有原发病治愈了,低血压才能得以纠正 。对于患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则在起居和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小心谨慎,避免因血压突然下降而发生摔伤等意外 。比如早晨起床时,由卧位变为坐位,由坐位变为站位时都要循序渐进,最好醒后稍躺一会儿,然后慢慢坐起并静坐片刻 。
最后再下床活动,动作一定要轻柔一些,特别是老年人夜间上厕所时更要慢一些,而且排尿时要用手扶着墙壁,防止突然发生低血压而跌倒 。另外,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的站立 。
还可以试用人参生脉饮,即人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每次1支 。早晚各1次,也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低血压者,平时活动也要注意,并应加强营养和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 。
关于低血压的药物治疗问题 。对于慢性低血压者、多数学者不主张用升压药物 。因为这只能起暂短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副作用较大 。
3.低血压有怎样的危害?
低血压定义分类和症状
门诊时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病人:青年,女性,身体瘦弱,早晨起床时经常出现精神疲惫、四肢乏力,坐起时感头晕,眼前发黑、心慌,需在床上躺半小时后症状略有减轻,平时有头晕、乏力、尤其午饭后嗜睡,精神无法集中 。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如何疾病,测血压75/40mmHg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低血压病人,伴有明显的低血压症状 。严重时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
什么是低血压?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如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 。
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②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 。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或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
③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
低血压病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 。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
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 。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 。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 。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与脑梗塞和心脏梗塞 。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后,患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诱发脑梗塞、心肌缺血、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