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初入园“问题宝宝”

宝宝长大了 , 可以进幼儿园了 , 当你看到自己的小宝宝一摇一摆地走向人生新的阶段 , 作为父母的我们 , 是否有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呢?但这个时候 , 也更需要父母及幼儿园老师注意潜伏在孩子身边的危机——“初入园焦虑” 。

如何应对初入园“问题宝宝”

文章插图
“问题宝宝”之大哭大闹型
症状:
小明是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 , 初入园三天以来 , 他一直大哭大闹 , 还闹绝食 。老师上前抚慰他时 , 他就用踢、推等攻击性行为发泄不满 。妈妈来接他时 , 他紧紧抱着妈妈不放 , 边哭边喊:“妈妈不要走 , 我不要上幼儿园!”
对策:
1、做游戏 。老师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转换他的注意点 , 在游戏过程中 , 孩子会和老师亲近起来 , 这有助于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恐惧和陌生感 。
2、扮演妈妈 。对特别依赖妈妈的孩子 , 老师不妨有意识地扮演妈妈的角色 , 让孩子感觉一切如常 , 好像在妈妈身边一样 , 消除孩子与妈妈分离的恐惧、焦虑和不安 。
【如何应对初入园“问题宝宝”】 “问题宝宝”之孤僻沉默型
症状:
到幼儿园来的第一天 , 小乖的眼睛一直红红的 , 眼泪时不时地要往下掉 , 显得很孤僻 。她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动;不愿意睡午觉 , 要求把自己的小床和小朋友的分开 , 搬到另一个房间去;小朋友主动找她玩 , 她也拒绝和小朋友亲近 , 独自一人躲起来哭 。
对策:
1、主动聊天 。从孩子的兴趣入手 , 每天都主动找这类孤僻沉默的孩子聊天 。
2、帮助孩子找一个性格开朗的小伙伴 。
3、立刻表扬 。发现这类孩子的点滴愉快情绪 , 老师应该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扬、鼓励她 , 让她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 并表达出来 。
4、单独游戏 。对于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游戏的孩子 , 老师不妨把自己转换成孩子的角色 , 单独和他做游戏 , 激发他和别人共同游戏的兴趣 。然后老师再慢慢离开 , 换上其他小伙伴和他继续做游戏 , 让他感受和同龄孩子游戏的快乐 , 促使他主动寻找小伙伴 , 渐渐摆脱孤僻 , 有自己的好朋友 。
“问题宝宝”之特殊嗜好型
症状:小龙年龄和其他孩子差不多 , 却有一个很“幼稚”的习惯:迟迟不能断奶 , 时时刻刻必须含着奶瓶 , 游戏、学习、睡觉一刻都离不开奶瓶 。路路是个大个子男孩 , 每天都带着橙汁来幼儿园 , 家里人把他宠成了什么水都不喝、什么饮料都不沾 , 只喝橙汁的特殊嗜好 。
对策:
1、一步一步“戒掉奶瓶” 。对断不了奶的孩子 , 老师可每天减少他的牛奶量 , 逐渐过渡到晚上不用奶瓶 , 但由老师抱着入睡 , 再逐天减少老师抱着入睡的时间 , 最后过渡到让孩子安心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 。
2、让孩子教育孩子 。对于只喝橙汁不喝水的孩子 , 老师可让他每天亲眼看一看小朋友在体育锻炼后是怎样开心、主动地喝水的;让他亲耳听一听小朋友诉说喝完水的凉爽感觉、水对人体的好处 。渐渐地 , 孩子就会跟着其他小朋友尝试喝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