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用法与用量

1.黄芪泡水每天用量是多少?

黄芪的用法与用量

文章插图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代谢等功能 。既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又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把黄芪列为“本经上品”“补药之长” 。用法用量:泡酒每500ml酒加入15-20g,炖肉每500g肉加入20g,效果最佳 。药用请遵医嘱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还包括: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 。
【黄芪的用法与用量】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具有①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规蹈矩环及营养善 。③对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适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易汗,容易感冒;中气虚陷,食少便溏、胃下垂、脱肛、便血、妇女子宫下垂、崩漏;疮痈肿毒,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收口;气虚水肿及一切气虚证 。
(1)黄芪口服液(市场商品):适用于黄芪主治范围的各种病症 。
(2)玉屏风口服液(市场商品):由黄芪、白术、防风制成 。
每服1支,日服2—3次,适用于表虚自汗,易于感冒者 。另有玉屏风冲剂、散剂和丸剂,功用和玉屏风口服液相同 。冲剂每服1—2包,日服2次;散、丸每服5—9克,日服2次 。
(3)补中益气气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制成小粒丸药(市场商品) 。
每服5—9克,日服2—3次 。适用于脾胃气虚,饮食乏味,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容易出汗,劳累后或感冒后低热不良;气虚下陷,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久泻等病证 。
(4)黄芪黑鱼汤:生黄芪30克,黑鱼1尾(约500克),将黑鱼去鳞和内脏,放砂锅中,黄芪纳入黑鱼肚内,加水适量及少量调味品,用文火将黑鱼煮烂后,喝汤吃鱼 。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注意:咳嗽痰多,食积胸闷,感冒发热,阴虚内热,热毒疮疡等均不宜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