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坐腰都疼是怎么回事( 二 )


(2)在外力作用下,尾骨及骨盆出现错位,椎体要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就要侧弯,在长期的侧弯及自身负重的作用下,椎间盘就会向一侧突出,而下腰部的活动有频繁,因而外伤及易使腰骶部及尾骨周围的韧带损伤,所以会腰疼 。
损伤后韧带出现轻微断裂水肿、出血变性,机体通过修复代尝,出现韧带变性、粘连,形成韧带肌肉挛缩,使微循环障碍、神经嵌压,出现各种症状 。
有的侧形成损伤—关节移位—机体在异常位置下活动—为了避免活动加剧疼痛,机体可出现一种保护机制,即抗痛性肌痉挛 。
(3)尾骨前部是肛门括约肌、肛提肌、阴部神经、阴部内动、静脉,由于尾骨损伤,尾骨周围软组织及神经损伤,故而导致便秘,外阴麻木,局部肌肉萎缩 。
(4)小针刀治疗机理在于:能直接到达病灶区,直接松解粘连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能直接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卡压作用 。同时小针刀起到了针刺的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达到了改善和恢复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软组织正常的力学关系 。
用推拿的方法对腰椎、盆骨及尾骨进行矫正 。恢复集体的动态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
平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减轻对脊椎的压迫,多运动,可减少尾骨受伤的机会.患有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或避免患处承受压力,平常坐的时候,可在椅子上摆个类似救生圈的减压坐垫,减轻患处的压力.这种中空设计的坐垫,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压力,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在家里,应经常热敷患处,或让中医用超声波治疗,加强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疗效.
更多关于尾骨的知识,供你参考:
尾骨由3~5个椎骨构成,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尾巴”的残存部分 。尾骨痛包括尾骨、骶骨下部及其相邻软组织的疼痛,可由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多种病变所引起 。
【病因及分类】
尾骨痛的发病因素较多,既有局部因素直接产生的,亦有邻近病变引发的,综合归纳如下 。
1.骶尾韧带劳损骶尾韧带位于脊柱最低位,由于摔伤臀部坐地、局部梭踢伤或撞伤等原因可引起损伤 。而坐位时的压迫,坐姿变动的牵拉、挤压,甚至排便时干硬粪块的冲撞又可进一步损害已有损伤的韧带,使其发展为慢性劳损 。骶尾关节本身是脆弱的,常伴有尾骨半脱位,骶尾韧带劳损可加重骶尾关节不稳,骶尾关节不稳又可促进受损韧带的病变,形成恶性循环 。
骶尾韧带劳损组织纤维断裂、水肿、渗出、增生和粘连,不但引起功能失调,而且牵拉、压迫邻近或内在神经纤维导致尾部疼痛 。
2.骶尾关节退行性变外伤性骶尾关节半脱位或骶尾关节不稳,可使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磨损、增生及硬化,出现退行性变 。妇女分娩过程中亦常发生尾骨损伤,导致骶尾关节纤维化及僵硬 。骶尾关节退行性变或骨关节炎在坐位或尾骨末端受挤压时,都可引起疼痛 。
3.尾骨骨折或脱位尾骨骨折或脱位常由臀部坐地受伤时直接暴力引起,骨折远端受外力作用和附着的提肛肌、尾肛肌的强烈收缩可向前移位 。新鲜无移位的骨折或脱位,仅行卧床休息即可 。陈旧骨折、脱位及骨愈合不良者多会遗留尾骨痛症状 。
4.尾骨畸形多数为尾骨较长,坐位压迫尾部软组织引起疼痛 。亦有尾骨较长而扭曲或形成锐角或钩形强直 。
5.盆部感染骨盆部感染灶扩散至盆底肌肉,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的反复痉挛,从而产生尾骨痛 。
6.尾骨肿瘤有脊索瘤、软骨瘤、血管球瘤及软骨肉瘤等 。
7.尾骨结核或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