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言自语 妈妈咋办

有的孩子喜欢独自一人,并且还会自言自语 。这种情况下,妈妈该怎么做?孩子正常吗?需要引导吗?
幼儿的游戏言语
“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是幼儿与假想伙伴的游戏 。独生子女更有可能有假想伙伴,这是排除孤独和寂寞的巧妙方法 。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 。有些父母便会担心起来,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 。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现,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
【孩子自言自语 妈妈咋办】 三口之家的现代家庭结构,决定了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时期往往有较多时间是独自在家里游戏,这时就常常会出现年轻父母担心的幼儿游戏言语 。幼儿的游戏言语是其思维的有声表现,它伴随着游戏进行,反映行为过程中的问题和行动结果 。
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
假想的游戏伙伴是儿童游戏的精神伴侣,无形的朋友 。据研究,约有15%~3O%的儿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在2.5~6岁之间发生 。一般地说,这个现象到了入学年龄,随着幼儿社会交往的增多会渐渐消失,个别也可能延续至10岁左右 。
教养3策略孤独宝宝变合群
策略1:爸爸妈妈重视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使宝宝建立起与人交往时最初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宝宝与你们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宝宝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最安全、最强有力的支持 。
·对于害羞、内向的宝宝,多鼓励他,多支持他,允许他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与周围不同年龄人的接触、交往 。如见到邻居家的奶奶、爷爷主动打招呼,看到邻居家的小姐姐在骑车,鼓励宝宝也去试试 。
·对宝宝要尊重,关爱而不溺爱;多鼓励和表扬,但不过分夸耀 。参与宝宝的成长过程,和宝宝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 。对宝宝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要积极满足并加强指导,帮助宝宝实现目标,增强他的自信心 。
策略2:创设条件,支持、引导宝宝与同伴交往
婴儿期的宝宝就已经会主动与其他宝宝交流,他会盯着对方看、朝对方微笑并“咿咿呀呀”地说话,吸引对方注意 。一岁左右,宝宝就出现同伴交往行为,如微笑、打手势、彼此互相模仿对方的行为等 。这些都是最初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对后来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
·多带宝宝走出家门,给宝宝创造多与小朋友见面、交往的机会,扩大宝宝的人际交往圈,增加宝宝的社交经验 。
·帮助宝宝选择合适的小伙伴 。经常带宝宝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引导宝宝与人交往,使宝宝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
·适当教给宝宝一些社交经验和技巧,帮助宝宝有效解决同伴交往间的矛盾,帮助宝宝学会和谐地与同伴相处 。
策略3:积极调整、改善幼儿园老师与宝宝之间的关系
年龄越小的宝宝,老师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
如果宝宝已经上了幼儿园,那就要注意观察宝宝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良性的、积极的 。老师是否能敏感地注意到宝宝的需要,经常与宝宝交流,照顾好宝宝 。而宝宝又是否喜欢他的老师和幼儿园 。
一旦发现宝宝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就要积极的与老师沟通交流,使老师多注意宝宝,鼓励宝宝,并指导宝宝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这样,宝宝才会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幼儿园,变得不再退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