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夏季传染病( 三 )


3、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动水反复洗手 。严禁随地大、小便 。
4、环境卫生: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消灭“四害”工作 。
5、日常起居: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
6、预防接种:高危人群可应急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霍乱疫苗等 。
7、及时就医: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5.夏季怎样预防疾病
夏季三个月,从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最易发泄 。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
夏季养生的“三字经”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如何健康度过炎夏呢?祖国医学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阳” 。
夏季温热,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人们比较注意养护阴津,往往忽视了养护阳气 。夏热使人体腠理开泄,加之乘凉饮冷,每易损伤阳气 。如何能做到夏季养阳呢?
调精神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 。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
巧运动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 。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
慎起居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
要午睡中午人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昏昏欲睡,通过短暂午睡小歇,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 。
勿贪凉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胀,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
节饮食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 。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 。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 。素体阳虚的人,常食鲫鱼、大枣、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气强壮的疗效 。
防中毒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 。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 。
(羊城晚报 )
6.夏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染,以婴幼儿和儿童5岁以下人群多发 。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
专家: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要立即到医院救治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
二、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