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以后会被攻克吗( 三 )


(4)游泳锻炼既可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人同大自然搏斗的拼搏精神,又能使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对疾病畏惧烦恼的消极心理,因而十分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治疗 。
2.游泳运动量的掌握
游泳锻炼,与人们从事的其他体育锻炼项目一样,只有科学地掌握运动量,才能使每次锻炼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致发生过度的疲劳和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
游泳锻炼时,应如何科学地掌握运动量呢?
掌握游泳锻炼的运动量的方法有多种,但对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游泳者脉搏变化的情况,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 。
我国正常人安静脉搏频率为每分钟60-80次 。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安静脉搏频率较为缓慢,为每分钟50-60次;锻炼有素的人,脉率还要低一些 。对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来说,每次游泳后,脉搏频率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此次锻炼的运动量则为大运动量;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 -
110次,则为中运动量;游泳锻炼后,脉搏变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数在10次以内,则为小运动量 。
选择游泳锻炼的运动量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普通的游泳爱好者,即使是年轻力壮者,每周大运动量的锻炼,也不应超过2次;而中年人则以中等的运动量为宜,不要或少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泳锻炼;老年人最适宜小运动量和中等偏小的运动量的游泳锻炼 。
慢跑锻炼法
跑步是一项方便灵活的锻炼方法,老幼咸宜,已日益成为人们健身防病的手段之一 。
1.跑步与健身
(1)锻炼心脏,保护心脏 。坚持跑步可以增加机体的摄氧量,增强心肌舒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冠状动脉硬化 。
(2)活血化瘀,改善循环 。跑步时下肢大肌群交替收缩放松,有力地驱使静脉血回流,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和盆腔瘀血,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 。大运动量的跑步锻炼,还能提高血液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
(3)促进代谢,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是保持健康的一条重要原则 。因为跑步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大量血糖,减少脂肪存积,故坚持跑步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一个有效“药方” 。
(4)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 。血清胆固醇脂质过高者,经跑步锻炼后,血脂可下降,从而有助于防治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
(5)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生命在于运动,人越是锻炼,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
2.跑步健身法
健身跑应该严格掌握运动量 。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距离速度、间歇时间、每天练习次数、每周练习天数等 。开始练习跑步的体弱者可以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150米、200米 。
速度一般为100米/30秒-l00米/40秒 。
(1)慢速长跑:
是一种典型的健身跑,距离从1000米开始 。适应后,每周或每2周增加
1000米,一般可增至3000-6000米,速度可掌握在6-8分钟跑1000米 。
(2)跑行锻炼:
跑30秒,步行60秒,以减轻心脏负担,这样反复跑行20-30次,总时间30-45分钟 。这种跑行锻炼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者 。
跑的次数:短距离慢跑和跑行练习可每天
1次或隔天1次;年龄稍大的可每隔2-3天跑1次,每次20-30分钟 。
跑的脚步最好能配合自己的呼吸,可向前跑二三步吸气,再跑二三步后呼气 。跑步时,两臂以前后并稍向外摆动比较舒适,上半身稍向前倾,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一般以脚尖着地为好 。
3.注意事项
(1)掌握跑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健康的中老年人为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控制体重;轻度糖尿病患者,体力中等或较弱者,为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都可进行跑步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