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石榴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石榴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活动石榴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围绕主题大胆地描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游戏中掌握儿歌结构,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并尝试说出简单的拟人句,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石榴教案吧 。
设计意图: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累累果实,分外诱人 。这个丰收的秋天,是水果最多的季节 。水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果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幼教资源 。因此设计了这次活动《石榴》 。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围绕主题大胆地描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
2、在游戏中掌握儿歌结构,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并尝试说出简单的拟人句 。
3、在教师的引导下,仿照儿歌结构大胆仿编有关月亮的儿歌,体验创造乐趣 。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了解各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石榴、香蕉、葡萄、苹果、桔子的水果实物,《摘果子》音乐 。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师:秋天到了,田野里瓜果飘香,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田野里摘果子师幼同做律动《摘果子》,激发幼儿描述水果的兴趣 。
2、学习儿歌: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描述不同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当描述到石榴时,教师带领大家欣赏儿歌,通过角色游戏熟悉儿歌内容(石榴:石榴婆婆,宝宝多多,一个一个,满屋子坐,哎呦、哎呦,小屋挤破 。)其中教师充当石榴婆婆,幼儿充当石榴宝宝,幼儿跟随教师缓慢的语速表演儿歌内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熟悉儿歌 。
3、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变换儿歌中的人物名词,带领幼儿初步认识拟人手法,使幼儿认识到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或感想 。鼓励幼儿说出简单的拟人句子:水果宝宝,蔬菜阿姨,太阳公公,大地母亲,微笑的花等 。
带领幼儿观察香蕉、桔子等食物,引导幼儿根据儿歌特点,变换儿歌中的个别词,把“石榴”换成“香蕉”、“桔子”等,将“婆婆”换成“哥哥”,“妈妈”等,尝试仿编儿歌,教师示范创编,并在幼儿创编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善于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在你编编,我编编中学习别人、体会仿编儿歌活动的兴趣 。
4、集体表演仿编儿歌,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
附:仿编儿歌:
香蕉——香蕉姐姐,朋友多多,一个一个,都来排队,哎呦,哎呦,小队排好 。
桔子——桔子妈妈,宝宝多多,一瓣一瓣,围圈而坐,哎呦,哎呦,都来开会 。
月亮——月亮哥哥,朋友多多,一个一个,围着他坐,哎呦、哎呦,闪闪发光 。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儿歌 。
活动反思:
幼儿的生活圈子小,感知的事物少,生活经验有限,而儿歌的内容,大多数是描述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加之儿歌的题材包罗万象,更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 。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发展 。儿歌的内容,特别重视情感和趣味,能够陶冶幼儿性情,有利于幼儿活泼、爽朗、大方等良好性格的形成 。好的儿歌还能帮助幼儿正确地宣泄情绪,调节心理机能,增添愉悦因素,有利于情感态度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