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优秀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优秀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优秀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可爱的小兔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
2、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准备:
小兔3只、食物(鱼、肉、草、菜、萝卜)、表格、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 师带领幼儿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儿自由坐落 。
【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兔优秀教案反思】2、 请个别幼儿摸摸、猜猜,然后请出小白兔 。
二、观察梳理活动;
1、 幼儿自由观察抚摸了解外形 。
幼儿自由讲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毛、尾、腿
2、 幼儿自由喂食 。
师:请你试一试小兔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从食物中自由选择食物进行喂食 。
3、共同完成表格记录,得出结论;
小结:长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动物一般都是很温顺的,还有什么动物也吃草?只要我们不去欺负它们,它就不会伤害我们,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
3、 教师绘画小结;
师:我们给小兔画张像吧!
4、 师生共同学习抱小兔 。
三、 延伸活动:我们给小兔子找个家吧,看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做小兔的家,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
活动反思
一、 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应是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的 。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经验,有话可说,有感性经验;陌生是孩子有发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间 。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在儿歌、故事中经常接触,然而只停留在初浅的知识层,拓展的空间非常大,在一个活动中,即能够巩固已有的能力,又能发展新的能力 。
二、 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 。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排排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习 。我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对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他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
三、 以情感引导为主线 。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因素的 。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从认识、玩耍到找家,始终荣辱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小声说话、喂食、为它画画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该如何保护它,而是真正转化为行为,包括环境的营造、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灵,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 。
教师带领孩子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说服、来感染孩子,孩子们不光知道,而且已经做到了,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他对小兔子的关爱已经事实在在的在他脑海里扎根了 。
四、 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树立的 。在玩了之后,教师就要找寻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帮助 孩子整理零乱的知识 。对于小班的孩子,绘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选择了绘画小结的形式,采用简笔画来抓住兔子的特征,这要比说教式的小结更为简明、生动、富有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