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奶水也有等级之分

俗话说,“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 。母乳虽好,但根据产生时间的不同,也有“等级”之分 。

妈妈的奶水也有等级之分

文章插图
关键词:初乳、成熟乳
按照产后时间的不同,有人将母乳分为了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 。其中,初乳和成熟乳最为重要 。
所谓初乳,是指产后头几天内的乳汁,质稠而带黄色,其所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抗体、微量元素、钙磷、白细胞等免疫物质都比较多,比其他时间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强,对新生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强调“早开奶”,也就是越早喂奶越好 。新妈妈生完孩子稍事休息后,第1小时内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喂奶了 。成熟乳是产后第7天至第9个月分泌的乳汁,此时母乳各种成分比较固定,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为1∶3∶6 。初乳和成熟乳之间的母乳叫过渡乳,这一时期很短,但此阶段母乳含脂肪最高,蛋白质、矿物质逐渐减少 。9个月之后的母乳就是晚乳了,晚乳中各种成分含量均有下降,分泌量减少 。尽管如此,只要母亲体内还有母乳,就建议坚持一直喂到2岁,甚至更久 。但要注意,为保证孩子的营养,应及时添加辅食 。
关键词:前奶、后奶
每次喂奶时,根据母乳分泌的先后,乳汁还有前奶和后奶之分 。
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虽然看上去比较稀薄,却富含水分、蛋白质,这也让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内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 。“前奶”以后的乳汁,变成了白色,比较浓稠,这便是“后奶”了 。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许多热量,保证孩子吃后不会经常饿 。
因此,哺乳时切不可将开始的乳汁挤掉,也不可喂一会儿这一侧又换另一侧,应让婴儿尽量吃空一侧再换,这样才可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 。如果只吃前奶,孩子会比较瘦小;只吃后奶,又会缺少水分和蛋白质 。
关键词:稀奶、稠奶
即便是从一只乳房里分泌的乳汁,也会有时浓、有时稀,这多是不同体质或不同营养状况造成的 。
一般来说,如果妈妈平时膳食平衡,营养均衡,奶水会比较浓,这样的奶营养相对比较丰富 。如果妈妈营养跟不上,吃的东西比较稀,奶也会稀一点 。奶水稀一次两次无所谓,如果一直这样,可能难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建议父母随时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一旦营养跟不上,就要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辅食了 。
但妈妈营养过于丰富也不好 。大鱼大肉吃多了,奶水上有时会飘着一层油,孩子吃了这样的奶,根本消化不了,很容易出现“脂肪泻” 。因此,新妈妈们不能补过,肉、豆制品、鸡蛋、蔬菜水果,按比例搭配,保证自己的营养摄入,不挑食就行了 。此外,辛辣、刺激性食品、易过敏食品、酒精等,在哺乳期间都要限食 。
关键词:母乳保存
想保存母乳,只能放瓶里,身体里可是存不住的 。妈妈分泌的乳汁较多,孩子一次喝不完时,千万不要想着能在身体里存下来,而应该把它挤出来保存,否则不仅妈妈会憋得难受,导致乳腺管不通畅,伤害乳房,还会让奶越憋越少,很可能会提前断奶 。
反之,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来,放进冰箱保存就可行多了 。母乳在0—3.9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保存两三天;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冷藏柜中能保存三四个月,且营养一般不会损失 。但需注意,如果是室温保存,即使温度低于25摄氏度,也只能保存4—8小时 。
保存母乳一定要选择无菌且带螺旋瓶盖的瓶子,最好在瓶外标明母乳被吸出的日期 。喝前可用40摄氏度的水将其温热,但不要煮沸,否则会破坏营养 。此外,母乳解冻后,不可再次复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