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穿不对鞋易患扁平足


孩子穿不对鞋易患扁平足

文章插图
这些足以对孩子一生造成影响的足部健康问题其实多数都是在这时形成的,而且多数与孩子走路姿势、坐姿和穿错鞋有关 。为此,专家提醒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鞋底磨损状况和走路姿势,及时发现孩子成长期的足部问题 。
穿鞋不当可致扁平足
“走路啪嗒啪嗒的像只鸭子 。”这是很多人对扁平足人士的形容 。而在广东,扁平足更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鸭屎蹄” 。数字表明,我国约有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 。香港的一项调查发现:4~12岁儿童中,三成患有扁平足或其他足部问题,影响走路姿态,其中4~8岁的小朋友超过六成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 。
专家指出,扁平足与足底筋膜、韧带过度松弛,肌肉发育较差等因素有关,其中先天及家族遗传会让小孩子较易患上扁平足 。例如:父母有扁平足,小孩子患扁平足的机会便会大大增加 。同时,穿着不合适鞋及不良姿势等后天因素也会让足患情况加剧恶化 。例如,现在很多学生穿着布鞋做剧烈运动,就会因为布鞋缺乏良好的吸震和稳定性,容易引起足痛及增加受伤的机会 。此外,如果孩子经常喜欢跪坐,也会增加入字脚机会,容易跌倒 。
4~14岁孩子最易得足患
专家认为,后天形成的足患与孩子在1~4岁的时候穿鞋不当很有关系 。
“举例说,如果让孩子穿一双欠缺足弓承托的鞋,就会增加患扁平足的机会 。不仅如此,如果鞋后跟杯太软,也容易失去足踝保健,使足部更容易受伤 。”吴昆英介绍,由于脚有肥有瘦,鞋子的脚掌部位需要不同的围度,以不挤压脚趾为宜 。更重要的是鞋底应该用一个定形中底来稳定鞋形,穿着时才能达到固定形态效果 。
专家告诉我们,4~14岁是儿童成长期间出现各类足部问题的高峰 。因为4岁后,孩子的足弓慢慢成形,但足部发展尚未成熟,所以孩子很容易出现扁平足、后跟外翻及X形腿等阶段性现象 。
足弓的作用:
足弓可以使重力从踝关节经距骨向前分散到跖骨小头,向后传向跟骨,以保证直立时足底支撑的稳固性 。当身体跳跃或从高处落下着地时,足弓弹性起着重要的缓冲震荡的作用 。在行走,尤其是长途跋涉时,足弓的弹性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间的节奏有着缓冲作用,同时还有保持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等作用 。足弓的维持一是楔形骨保证了拱形的砌合,二是韧带的弹性和肌肉收缩,使肌腱紧张,后者是维持足弓的能动因素 。如韧带或肌肉(腱)损伤,先天性软组织发育不良或足骨等,均可导致足弓塌陷,形成 。
专家指出,孩子出现足患的初期,影响的可能仅限于外观,或者较易疲劳及跌倒,还不算太严重 。但孩子的骨骼是不断生长的,有些足部现象出现了较难复原,例如拇指外翻 。如足患较深时,会有发炎,骨刺及关节耗损等症状,痛症可延伸至膝部或腰部等位置 。而严重拇指外翻,除了影响外观,更可能会压迫第二脚趾,令其屈曲而引起鸡眼 。“这些后遗症一旦到了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就很难纠正了 。”专家说 。
孩子成长阶段常见足部现象扁平足:当步行或站立时,足弓下陷,腿部容易疲倦及疼痛,长远会导致其他后遗症 。
后足外翻:后足外翻会影响脚部形态,重心偏向内侧,影响步行姿态 。
入字脚:步行时,双脚呈入字形状,这也是孩童绊倒的主要原因 。
X形脚:双脚合拢时,膝部出现重叠和互相碰撞情况,容易使孩子绊倒,成长后易有膝痛 。
买鞋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