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1.人体正常血小板是多少

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文章插图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 。成熟的巨核 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 。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 。
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 。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 。每个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每立方毫米大约200~8000,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 。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 。
血小板是血液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分子,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掌管着人体止血、凝血的重要大权 。正常人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为100×109~300×109/升,寿命约7~14天 。在正常的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只有在血管壁遭受破坏时,他们才受激活而活跃起来 。平常约有1/3的血小板躲藏在脾内“待命” 。当外周血血小板减少时,这些“待命”血小板便动员起来,捍卫“生命之河” 。
人体发生血小板生成障碍、受到破坏、消耗过多、分布异常的疾病,如血液病、肿瘤、感染等,血液的血小板就会减少,特别是当血小板数低于20×109/升时,患者可出现皮肤紫癜,鼻衄、牙龈渗血,重者甚至出现内脏出血、伤口出血不止等现象 。
2.人体血小板标准值是多少?
正常人外周血白血球正常值为4.0×109/L~10×109/L,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109~300×109/L 。
大多数的抗癌药都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甚至血小板的减少 。当肿瘤患者白血球(又称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特别是当中性粒细胞绝对数降至<1.0×109/L,患者易并发感染,几乎所有的菌血症和弥漫性的霉菌感染都发生在中性粒细胞<0.5×109/L的病人 。以往,肠道来源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中发生细菌性感染的70%~80%,现今50%~70%的细菌性感染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 。
中性粒细胞减少往往不能产生足够的炎症反应,病人可以没有感染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 。如肺炎病人可没有脓痰,胸部X片无肺部浸润;泌尿系感染无脓尿;脑膜炎没有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关,低于正常值增加感染的易感性 。
3.人体内的血小板正常范围是多少?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 。由巨核细胞脱落的直径为2~5微米的小声胞质构成,无细胞核,表面覆有细胞膜 。血小板只见于哺乳动物体内 。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正常值为15~30万个/微升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 。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
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如果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有障碍,都会导致出血倾向 。如血小板减少到每微升7万个以下时,如遇伤破出血将不易止血,若少于4万个,就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 。但在有些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症等虽也有出血症状,但血小板总数多为正常 。故检查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有助于对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