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橡皮泥蝌蚪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橡皮泥蝌蚪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美术活动橡皮泥蝌蚪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橡皮泥蝌蚪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 。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
活动准备:
一次性盘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张桌上放一只鱼缸(事先用布遮盖),内有蝌蚪、水草、玻璃弹子等:背景图一幅(上面画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盖):录音机及录有青蛙叫声的磁带 。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迎春花张开了小嗽叭,小蚂蚁伸伸懒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们听,又有谁来了?(录音机传出青蛙的叫声,教师适时掀开背景图上的遮布 。)
2.青蛙妈妈的小宝宝是谁?它们来了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掀开鱼缸上的遮布 。)
二、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
2.小蝌蚪长得什么模样?
3.它们游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
三、幼儿操作
1.青蛙妈妈想请你们给它的小宝宝塑像 。这样吧,我们用橡皮泥来试一试 。
2.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
3.请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儿讲述造型的方法和过程 。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两种方法来做蝌蚪,正面我来介绍一下 。
第一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然后在圆泥上捏出尾巴,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第二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再取一点泥,把它搓成长条作尾巴,然后把这两部分连结起来,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 。
5.请幼儿参照上述方法继续给蝌蚪塑像 。
6.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除了小蝌蚪,还有什么 。(水草和石子)
7.教师出示范例,请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做水草和石子 。(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团圆作石子,搓成长条作水草 。)
四、讲评
1.以青蛙妈妈的口吻进行讲评:呱呱呱,让妈妈看看,宝宝的塑像像不像 。
2.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
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贴在背景图上,开一个展览会,并请各班幼儿前来参观 。
活动反思: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 。
【小班美术活动橡皮泥蝌蚪教案反思】如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 。美术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 。使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与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