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森林童话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森林童话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音乐森林童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森林童话教案吧 。
设计背景
童话故事深受孩子的喜爱,我给班上幼儿讲了《小红帽》的故事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作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想着尝试做一个表演者 。我们班的幼儿已经是大班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对音乐活动非常感兴趣,善于并敢于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我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科教学,将音乐欣赏与文学欣赏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四段风格各异的音乐对故事中任务形象进行诠释,并引导幼儿进行艺术表演活动,根据《新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演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
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 。
活动目标
1. 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
2. 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
3. 通过表演,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
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特点 。
2.听辨音乐,创编与人物相匹配的动作 。
活动准备
1. 森林的情景创设 。
2. 动画片(小红帽的故事) 。
3. 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天使小夜曲》、《波斯市场》、《拉德斯基进行曲》 。
4. 表演道具(红帽子、头巾、头饰、猎枪等) 。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
请幼儿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进行简单的创编和表演 。)
二、基本环节:
(一)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1.结合动画片欣赏故事《小红帽》 。
2.教师设计提问:
(1)故事中都有谁?
(2)他们都在做什么?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并设计提问:
(1)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小红帽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哪里不对呢?
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道理 。
(二)听辨音乐——找出与人物特点相符合的音乐:
1.分段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天使小夜曲》、《波斯市场》、《拉德斯基进行曲》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外婆、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
2.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
3.教师要将孩子的想像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使每个孩子都充分体验表演的快乐 。
(三)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
2、提出要求并进行表演 。(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
3、集体评价 。
4、集体表演故事 。(注意声情并茂的讲故事)
三、结束环节:
欢庆胜利——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幼儿欢呼) 。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
教学反思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幼互动是本活动教学法中的最大特点 。在师幼互动的基础上我运用了欣赏、直观感受、游戏、讨论等教学方法:首先我运用了欣赏法,使幼儿在故事和音乐的欣赏过程中,能进一步的熟悉故事内容及感受音乐风格;并在其中插入了直观法,运用课件为幼儿战士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力;教师在运用讨论法的过程中,用启发性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大胆、积极的表达自己对音乐及故事人物性格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