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二 )


2、酥糖: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
3、巧巧饭:
在我国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 。
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
3.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答案是什么?
【七夕中国人通常吃什么】1.巧果
七夕吃巧果的风俗,据说最早出现在宋代,由那些品茶论墨的文人雅客们所开创 。对他们来说,配着清茶吃巧食是一件美事,在七夕佳节作对吟诗也很享受 。
如今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捏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 。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是人们比较爱吃的 。
2.鸡
“七夕吃鸡”的起源由来是直接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相关联的 。“织女牛郎,仙凡之隔,一年七夕,鹊桥相会 。因为牛郎织女每年都只有七夕这一天可以相会,而这一天是从公鸡报晓开始至公鸡报晓结束 。所以有的地方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为牛郎织女相会争取时间 。
简介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