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表

1.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表

文章插图
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情况下血糖控制标准是不同的
⑴采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服用降糖药物的轻症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使血糖正常 。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 。
⑵中青年、病程较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hba1c<6.5%,尽量使hba1c<6.0% 。
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非危重患者:餐前血糖应尽可能<7.8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hba1c<7.0% 。

70~80岁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空腹血糖
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12mmol/l,hba1c在7.0%~7.5%之间 。
⑸ 合并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血糖控制目标就要相对放宽,一般空腹血糖维持在7.0~9.0mmol/l,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hbalc在7.0%~7.5%就可以了 。
⑹ 经常出现低血糖,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的患者控制标准:空腹血糖7.0~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1.1mmol/l,hba1c在7.0%~7.5% 。

2型糖尿病患者,下列情况需放宽血糖控制标准
①大于80岁的高龄糖尿病患者;
②无论年龄大小,或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经常出现低血糖者,可以适当放宽血控制标准,首先要以不发生低血糖为原则;
③有限寿命者:如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尤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预期生存期有限者;
④病程很长且既往血糖不理想,但却无明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也可适当放宽 。
望采纳!谢谢
2.糖尿病人血糖控制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如何控制血糖
脆性糖尿病患者不要强求血糖“达标” 什么是“脆性糖尿病”?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兆军“脆性”的含义是指病情极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 。“脆性糖尿病”又称“不稳定型糖尿病”,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以及某些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认为是患者胰岛功能完全衰竭所致 。由于患者完全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而后者在药代学特点以及调控方面均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显着区别,再加上缺乏有效的辅助调节功能,因此,很容易出现血糖忽高忽低、大幅波动的现象 。
“脆性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很差,机体对胰岛素比较敏感,因而临床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无论是日常饮食还是药量调整都要格外谨慎 。要想和普通糖尿病患者一样血糖稳定且达标是不可能的,并且可能是危险和有害的 。“脆性糖尿病”主要依靠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采取胰岛素泵或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每日1-2次注射胰岛素相比,这种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给药方式更接近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模式,对减少血糖波动的效果更好 。
必要时,也可考虑加用某些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拜唐苹),对于减少血糖波动可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胰岛素治疗以外,还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以及相对规律化的饮食及运动,强调少食多餐,这对于减少低血糖发作,保持血糖平稳十分重要 。治疗的三个注意事项1.血糖控制不宜过严 。由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毁损严重,无论是胰岛素还是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都严重缺乏,血糖极不稳定,低血糖风险甚高 。
而低血糖可能是致命的 。因此,对此类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不宜太严,空腹血糖控制在8.0-10.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0-14.0mmol/L即可,以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