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力片是阴阳双补吗

1.什么是阴阳双补?

生力片是阴阳双补吗

文章插图
“阴阳双补”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术语,即对“阴虚症”和“阳虚症”两类证候同时进行补益疗法 。那么,什么是“阴虚”和“阳虚”呢?它是中医症候学术语 。简而言之,一般常见的症状是:如果病人脸色发白泛黄,嘴唇颜色变淡,手足四肢发凉,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次数多,总感觉疲乏无力,不愿吃饭,阳屡遗精等等就可能是阳虚;如果病人手足心发热、烦躁、常在午后感觉身体发热,嘴唇、舌头颜色鲜红干噪,大便干噪、小便黄、失眠多梦等等就可能是阴虚 。
在治疗原则上阳虚则温阳,阴虚则滋阴 。由于疾病的复杂性,})苗床上有许多病人同时既有阴虚又有阳虚两类表现,这在疾病导致身体严重虚衰的情况下才可出现 。阴阳双补就是用于这类阴阳俱虚病人的治疗原则 。但由于具体到病人身上表现出的情况往往干差万别,同是阴阳俱虚的病人或者阳虚为重或者阴虚为重各不相同,治疗上也常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
对中医学有兴趣的读者可能还听到过“气血双补”的提法 。原则上气血双补与阴阳双补是两码事,但有些临床医生习惯上也常把气血双补称 为阴阳双补 。气血双补用于气血两亏的病人 。
2.有阴阳双补的说法吗>?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 。
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