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尊重孩子的人格坦诚相待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父母能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空气,这是孩子的幸运 。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
我们知道,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 。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与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无数事实也表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只有父母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子女,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尊重孩子的人格坦诚相待】 康女士就很聪明,她是这样跟孩子交谈的:
有一天,女儿颖颖回家晚了,妈妈帮女儿拿下肩上的书包,陪女儿吃饭,告诉女儿这是特意为她准备的 。妈妈告诉颖颖,她已在窗口看了很多次,盼着颖颖回来 。颖颖说,她陪同学买东西去了,所以回来晚了,并向妈妈道歉 。妈妈说:“孩子,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相信你不会惹麻烦,但妈妈牵挂你,担心遇到交通方面的问题或别的什么事情 。以后,最好先打电话回来说一下 。”颖颖高兴地亲了一下妈妈:“妈咪,你真好!”
康女士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待孩子的过失,使孩子能感受到母亲对她人格的尊重,感受到她与母亲在地位上的平等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父母喜欢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孩子稍有失误,就对孩子进行指责和批评,这是不科学的 。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 。父母只有和子女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 。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可很多父母往往扮演着过来人的角色,对孩子事事进行“专政”,认为孩子应该对父母言听计从 。然而,这不平等的方式却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