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跌倒、摔伤的一些意外急救常识

随着宝宝的发育成长,两岁后运动量增大,跌倒、摔伤是很常见的 。爸爸妈妈最好掌握一些意外急救常识,在必要的情况下减轻意外对宝宝的伤害 。

宝宝跌倒、摔伤的一些意外急救常识

文章插图
轻微摔、跌伤的处理
随着宝宝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增加,在玩耍和日常生活中受伤的机会多了起来 。
轻微摔、跌伤后,如果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如表皮擦伤,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清洗局部,然后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 。
如果局部青紫肿胀,用红花油等有利于消肿的外用药物涂在受伤部位 。
头部外伤的处理
如果宝宝受伤后,能够立即放声大哭,并跟爸爸妈妈述说事情的经过等,说明大脑内没有受到伤害 。
如果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则说明大脑受损: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双眼上吊或口角歪斜;抽搐;呕吐频繁;耳鼻内流血或流水;翻来覆去躁动不安或手脚肢体单侧或双侧瘫痪;必须立即将宝宝送往医院抢救 。
发生骨折的处理
若宝宝跌伤较重,出现明显骨折症状,如跌伤疼痛难忍,肢体不能自如行动;跌伤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畸形等,都可能是骨折 。
骨折处皮肤未出现破损是闭合性骨折,断裂的骨头在皮肤组织内部 。开放性骨折能从皮肤破裂处见到被折断的骨头 。
对开放性骨折,采取有效方法止血 。可先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血管的上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不便包扎的伤口可扎止血带止血 。
固定骨折肢体 。因为肢体运动会使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因此,现场急救时,通常需要固定伤肢 。
【宝宝跌倒、摔伤的一些意外急救常识】 具体做法是:利用木板等坚硬物夹住骨折处,并将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都固定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