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来临谨防宝宝感染 猩红热咽喉疾病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2~10岁的儿童多见 。临床以发热、咽痛和猩红色皮疹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烂喉痧” 。

冬春季节来临谨防宝宝感染 猩红热咽喉疾病

文章插图
病症识别
猩红热的潜伏期为2~4天,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在38℃~40℃,伴寒战、头痛、咽痛,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或有脓性渗出物 。舌质红,舌乳头红肿如杨梅状,医学上称之为“杨梅舌” 。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软腭处有细小密集红疹或细小出血点等黏膜疹 。起病24小时后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见于腋下、腹股沟和颈部,24小时内遍及全身 。皮疹呈弥漫性针尖大小的猩红色丘疹,摸之有砂纸样感觉 。宝宝的面部弥漫性潮红,没有皮疹,但口周显得苍白,称之为“口周苍白圈” 。此期体温最高,而感染中毒症状也较重 。体温约在第五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持续约2~4天 。起病后一周出现糠屑样脱屑,重的表现为脱皮,皮疹出的越多,脱屑越明显,首先见于面部,其次是躯干,然后到四肢和手足,持续约2~4周,不留有色素沉着 。
注意护养
注意让宝宝卧床休息,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
宝宝的饮食宜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温开水 。
保持宝宝口腔的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每天数次,防止咽峡部炎症扩散 。
【冬春季节来临谨防宝宝感染 猩红热咽喉疾病】 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若皮肤瘙痒,可外用炉呋洗剂止痒;若继发感染,可用75%的酒精涂抹消毒;大片脱皮时不要用手强行剥离,以免感染,而应由专业护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