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斑黄褐斑最好的中药( 三 )


每日1次,每次1小碗 。可经常食用 。
针灸按摩治疗黄褐斑
耳穴刺血
(一)取穴
主穴:热穴、疖肿穴、皮质下 。
配穴:内分泌、脾、胃 。
热穴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内侧缘同一直线的对耳轮部 。
疖肿穴位置:位于耳后上部 。

(二)治法
采用耳穴刺血之法 。以主穴为主,再根据全身症状用配穴 。令患者端坐,常规作穴位消毒,用眼科15号小手术刀片或三棱针,刺破表皮0.1厘米,出血后以75%酒精棉球3个,挤干后连续拭净血迹 。再用消毒干棉球压盖刺孔,防止感染 。每次只刺一穴,隔日刺血1次,穴位交替使用,15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复查,如不愈者则可继续治疗2~3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7~10天 。
施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治疗方法,以取得患者合作 。
在用75%酒精棉球拭耳血时要轻轻活动外耳轮,避免用力挤捏,造成出血不畅 。刺孔敷盖的干棉球嘱患者要保持24小时不脱落,此期间避免着水,遇有刺孔愈合欠佳者,避免重复在原处刺血,防止感染或延误愈合 。

(三)疗效评价
共治283例,共痊愈165例,显效52例,有效24例,无效42例,有效率为85.2%[1] 。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面颊、子宫、内分泌、皮质下 。
配穴:肺、肾、肝、脾、大肠、外鼻 。

(二)治法
采用耳穴敷贴之法 。先以耳穴探测仪找到穴区敏感点,每次主穴必贴,配穴根据症情酌加 。用王不留行子或磁珠(强度为380高斯)作为压物,置于0.7×0.7平方厘米的小方胶布上,敷贴于敏感点 。即予按压2~3分钟,使耳廓潮红发热 。每日自行按压3~4次 。每次敷贴一侧耳,隔日换贴1次,15次为一疗程,两耳输换交替贴敷 。
一般需三个疗程 。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0例,结果痊愈120例,显效98例,有效7例,无效15例,其总有效率为94.0%[2,3] 。
按摩调理黄褐斑
操作方法:

(1)按摩足太阳膀胱经,由足跟外上行,由上而下刺激5遍 。在肝俞、肾俞、脾俞、三焦俞等穴位稍停片刻按揉之 。

(2)食指指压足小趾外束骨穴 。每秒按一次,共按5~10次 。

(3)在背腰中线督脉部位、由上而下推擦5遍,再以背椎为中线,用手掌分别向左右两旁推擦10遍以上 。
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根治发病因素 。

(2)怀孕后出现黄褐斑者,一般只做面部按摩,并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或产前产后服维生素C,每日一克,有抑制色素合成的作用 。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多忧虑 。
黄褐斑的调理及修复 色斑的形成原因很多,种类比较复杂 。我们最常见的色斑是雀斑和黄褐斑 。
中医调理法
中医治疗的范围一般以后天的黄褐斑为主,它认为“脾湿、肾虚是发病之因,气机不畅、气血瘀滞,颜面失于濡养而致病” 。
因此,中医将黄褐斑分为“肾虚肝瘀”和“脾虚肝瘀”两种,针对这两种斑点开了以下的中药方子:
直接修复法
有观点认为,夏季是不适宜祛斑的,因为烈日的照射会将辛苦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而且祛斑过程会使皮肤本身更加脆弱,从而引起晒后更可怕的反弹 。其实,这是一个比较OUT的专业误区,因为现在不少美容院和医院里,祛斑不仅仅是用激光或是酵素分解,而是整个中西医结合的过程,祛斑是个整体的过程 。
日常疗养法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护肤习惯,并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或配合皮肤美容、中医中药的手段,控制斑点蔓延,将色斑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