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幼儿适应能力( 四 )


学生都有直接的体验,这在发展学生心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 。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
基于上述社会适应内容和体育学科特点,我们认为,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 。但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所以要完成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心理健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 。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2. 1改变和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研究课题之一 。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 。竞技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都可以精选为体育教育内容,作为“教材”进行运用 。因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竞技体育可以是大负荷方式,也可以以小负荷形式进行,传统体育和娱乐体育也是一样 。“教材”一词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具体”的教材,是指课本、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今天上篮球等),另一种是“抽象”的教材,主要是指“教材的研究与使用方法” 。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强调运动技术,有的教师强调锻炼方法,有的强调文化,有的强调运动乐趣体验 。
第一,完善基础理论的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实践方面,应该说体育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理论教学方面也不能忽视 。理论在人的观念价值确立和指导实践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 。把运动保健、体育康复、体育休闲娱乐和体育文化欣赏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实践过程,规定内容在每节实践课中进行 。比如:运动小常识、体育锻炼一法、体育时事、运动欣赏等 。
这样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第二,注重体育实践的健康教育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 。因此,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做为教材的那种具有代表性和可接受的教学因素 。无论游戏、娱乐及身体基本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素材,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 。体育教材的确定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具体条件来进行,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
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体育娱乐健身素
材也越来越多,众多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出现在社会和学校 。体育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兴趣与爱好,进而促进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点,形式和内容具有更多的相近之处 。娱乐健身素材的选用,一方面对拓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娱乐健身项目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
3. 2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再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计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