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性贫血治疗 需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宝宝营养性贫血治疗 需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

宝宝营养性贫血治疗 需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文章插图
病症识别
多数起病缓慢,首先表现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皮肤、口唇、口腔黏膜、眼结膜、手掌和指甲最为明显 。宝宝患病后感觉疲乏无力、烦躁不安、精神不振 。消化症状可见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常伴有腹泻、呕吐等 。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 。较大患儿可见头晕眼花、理解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 。肝、脾可轻度肿大 。年龄越小,贫血越重,病程越久,肝脾肿大越明显 。严重贫血的宝宝常有心脏扩大,活动后易心悸、气急,应卧床休息,必要时还需吸氧 。
注意护养
加强对宝宝的护理 。宝宝抵抗力低,注意预防感冒 。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教育宝宝不要挑食、偏食,尽量少吃零食,吃饭时不要边吃边玩 。
营养搭配要合理,给予宝宝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 。含铁量高的食品有黑木耳、海带、动物血和肝脏等,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乳类中含铁量少 。
铁剂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既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又有利于铁的吸收 。维生素C可使3价铁还原成2价铁,使其更易被肠道吸收,因此要同服维生素C 。应避免与牛奶、茶或咖啡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
积极治疗胃肠道畸形、肠息肉、慢性腹泻等疾病,消除慢性失血或影响吸收的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