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藏红花多少度水.( 三 )


草红花(红花)与藏红花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误认为同物异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种栽培的草红花当作藏红花 。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红花是属双子叶植物纲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左右,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桔红色 。而藏红花是属单子叶植物纲的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花为表紫色或紫红色 。
它们虽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
藏红花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是驰名中外的“藏药” 。其药效奇特,尤其以活血养血而闻名天下 。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心气忧郁,又治惊悸” 。藏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忧思郁结,长期坚持服用可收到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对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方面疗效确切,藏红花含有多种甙的成分,多种甙可明显增加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藏红花的花蕊中含有的藏红花酸(Crocitin)、藏红花(safranal)、藏红花素(Crocin)和藏红花苦素(Protocrocin)等都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特别对于血癌细胞、乳头癌、扁平细胞瘤和软组织肉瘤等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抗癌机制是抑制癌细胞的DNA和RNA合成,抑制细胞蛋白激酶的活性和原癌基因的表达,抑制苯并芘和12-O-14酰基磷酮-13乙酸盐(TPA)等致癌物质的毒性,从分子水平抑制肿瘤的形成 。
其癌细胞的半致死量为0.8~2muM,毒性远远小于维甲酸,因此,藏红花素等抗癌活性物质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抗癌药物之一 。
藏红花独特的神奇功效,被中外医学界广泛应用以预防和治疗脑血栓,脉管炎、心肌梗塞、血亏体虚、月经不调、产后淤血、周身疼痛、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惊悸癫狂等疾病 。
选方:
①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 。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 。(《纲目拾遗》)
②治伤寒发狂,惊怖恍惚:撒法即二分,水一盏,浸一宿服之 。(《医林集要》)
③治吐血:藏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 。将花入酒内,隔汤炖出汁服之 。(《纲目拾遗》)
红 花
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 。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齿端有锐刺;几无柄,微抱茎 。头状花序顶生,直径3~4cm,总苞片多层,最外2~3层叶状,边缘具不等长锐齿,内面数层卵形,上部边缘有短刺;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初时黄色,渐变为橘红色 。瘦果白色,倒卵形,长约5mm,具四棱,无冠毛 。
花期5~7月,果期7~9月 。
药材性状:花多聚集成不规则的团块 。红色或红黄色 。单个花长约1.5cm 。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线形,长5~7mm 。
雄蕊5枚,花药聚合成筒状,黄色 。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质柔软 。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花不退色 。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
附注:孕妇慎用 。
红花为常用中药,有破瘀、活血、通经功能,可治闭经、难产、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等症 。对子宫有兴奋、收缩作用 。所含成分有红花苷、红花醌苷和新红花苷等 。从花中提取的红花色素可作食品着色剂和织物染料 。果实作中药称“白平子”,能活血解毒 。果实榨出的油称红花油,呈淡黄色,是优质食用油,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和维生素E,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可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还可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D的稳定剂;工业上为制造油漆、蜡纸的原料,并作机械润滑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