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及其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疾病(例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脑膜炎)在小于5 a的小儿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病因学研究发现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是引起小儿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由于抗体可直接作用于细菌的多糖荚膜和磷酸多核糖核醇(polyribosylribitol phosphate,PRP),故研制疫苗来对抗这种病原体 。可是,纯化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荚膜对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的婴儿来说是不具备免疫原作用的 。若将这种多糖荚膜与一种蛋白携带物结合,例如与B组脑膜炎双球菌外膜蛋白复合体结合( PRP-OMP) 或与破伤风类毒素蛋白结合(PRP-T),或与白喉类毒素蛋白结合(PRP-D),也或与B型流感嗜 血杆菌其他毒素蛋白CRM19结合(PRP-HbOC)就可在婴儿体内表现免疫原性,从而可作 为一种疫苗来加以运用 。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及其应用

文章插图
在发达国家已证明,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 e b conjuga te vaccines)对婴、幼儿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 。但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中正在 当地人中进行疫苗常规使用前的谨慎免疫性试验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的3个品种(PRP -OMP,PRP-T和PRP-HbOC)的免疫性已在174名菲律宾婴儿的初次免疫接种后(6,10,14 wk) 得到证实 。尽管观察到的抗体滴定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上述3种疫苗都具有免疫 原性,它 们的抗体滴度分别是PRP-T为
6.62 mg·L-1(几何平均浓度),PRP-HbOC为1. 90 mg·L-1和PRP-OMP为1.06 mg·L-1 。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儿童中的应用HIV感染儿童容易患细菌感染性 疾病 。免疫接种似乎是最好的防治办法,而一种疫苗的有效性取决于婴、幼儿对疫苗抗原的 反应能力 。由于HIV感染儿童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降低,对T-细胞不依赖性抗原(例 如多糖类)和T-细胞依赖性抗原(例如蛋白或多糖-蛋白结合体)反应力均很弱 。在大于15 mo HIV感染儿童中给予一个单剂量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PRP-T)免疫接种,对于垂直获得H IV感染儿童可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疫苗接种1 mo后,88%的感染儿获得了≥1.0 g·L -1的PRP抗体滴定度,从而显示出疫苗的长期保护作用 。
对于健康婴、幼儿来说,混合疫苗接种初期,即使在缺乏循环抗体的情况下,免疫反应可以 很快。在免疫原存在或加强接种的情况下,可出现IgG优势性免疫反应(又称 免疫记忆反应) 。由 于HIV感染可破坏免疫记忆性,因此要防止HIV感染儿童感染细菌性疾病,就必须在2,4和6 mo时保持高水平的循环抗体 。一项初步研究显示,39名HIV感染儿分别给予B型流感嗜血杆菌 混合疫苗(PRP-HbOC)接种表现出诱导特异免疫记忆的能力 。在15 mo时的加强接种后这些幼 儿仍表现出强烈的免疫反应;加强接种1 mo后,89%幼儿具有血清保护防病作用(抗体滴度≥ 0.15 mg·L-1),78%抗体滴度≥1.0 mg·L-1 。但与非HIV感染儿童比较,HIV 感染儿童的免疫反应仍有明显差异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具有明显的免疫原性,可防止HIV感染儿童感染其他病原体 。
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早产儿容易患各种类型的感染性疾病,从而也增加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易感性 。因此,早产儿出生后用疫苗防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某些研究显示早产儿对某些疫苗(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乙肝病毒疫苗)反应可能是降低的 。一项研究显示,35名健康早产儿(妊娠时间为27~36 wk,出生体重为920~2550 g)采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PRP-T)分别在2,4和12 mo时免疫接种 。尽管大多数早产儿在初次免疫接种 后 表现出较低的免疫反应,但足以防止他们感染上其他病原体,当进行第3次疫苗接种时就可 表现出强烈的免疫反应(89%妊娠期≤30 wk的早产儿抗体滴定度≥1.0 mg·L-1; 96% 妊娠期>30 wk的早产儿抗体滴定度≥1.0 mg·L-1 。与相同时间生物学年龄(chronolo gic age)的早产儿比较,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