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害孩子的早教十二大误区 想你的孩子好就别犯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最害孩子的早教十二大误区 想你的孩子好就别犯

文章插图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 , 教宝宝数数时 , 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 , 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 , 要求心里记 。心理学家说 , 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 , 并不科学 。
心理学家认为 , 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 , 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 , 然后是点着实物数 , 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 , 最后 , 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 , 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 。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 , 要从具体出发 。从具体出发 , 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 , 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 。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 , 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
正确做法:
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 , 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
2.过分溺爱
有时候 , 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比如 , 有些父母 , 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 , 会累着 , 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 。这样一来 , 宝宝活动量小 , 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 , 活动能力就特别差 。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 , 家人总是包办代替 , 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 , 父母挺身而出 , 为宝宝讨公道 ,  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 , 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 , 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
其实 , 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 。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 , 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 , 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
正确做法:
放开手 , 让宝宝自己收玩具 , 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 , 能使宝宝更快乐 , 更有成就感 。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 , 就要从小做起 , 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 。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 , 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 , 于是买下绿的 。宝宝想看天线宝宝 , 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 , 一切都是家长做主 , 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 , 不听话就会挨批评 。日久天长 , 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 , 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 , 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 , 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
正确做法:
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 , 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 , 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 , 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 , 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 , “拔苗助长” , 却往往适得其反 , 造成宝宝负担过重 , 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 。比如 , 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 , 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 , 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
正确做法:
对孩子来说 , 学就是玩 , 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 , 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 , 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 。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